衝在反象牙盜獵戰爭前線的日本女性

  • 安娜·迪比
  • (Anna Dubuis)
非洲象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

非洲象(圖片來源:Paulette Sinclair/Alamy)

當瀧田明日香(Asuka Takita)還是個日本小女孩時,父親送給她一個雕花象牙煙斗,這是從祖父那裏傳下來的寶貝。

那時,象牙只是一種材料,她對獵殺大象獲取象牙的行為一無所知。

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象牙消費國,導致非洲的大象盜獵活動空前猖獗。與此同時,明日香卻逐漸迷上了野生動物,尤其是大型哺乳動物。

她最初目不轉睛地盯著書上大象的照片,後來,當家人從日本搬到新加坡後,她開始每周去動物園看大象。去美國留學後,她主修生物學專業,然後攻讀動物學學位,並了解到象牙來源的真相。

但直到20歲出頭參加學校的交換項目時,她才終於來到非洲,第一次親眼目睹野生大象。

「我深深地愛上了馬賽馬拉(Maasai Mara)。我熱愛這裏的整個生態系統,也包括這裏的人。」如今41歲的明日香說。

圖像來源,Asuka Takita

圖像加註文字,

瀧田明日香與一隻象牙追蹤犬(圖片來源:Asuka Takita)

畢業後,明日香坐著飛機來到了非洲,還發誓要把那裏當成自己的家。她在肯尼亞內羅畢大學讀了5年的獸醫學學位,隨後在馬賽馬拉當起了志願者。

2008年,她成為了馬拉保護區(Mara Conservancy)的一名獸醫,該機構負責管理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的西北部,也就是馬拉三角洲。

過去8年,她帶領一支反盜獵巡邏隊保護當地的野生動物免受殺戮,並與那些以「叢林肉」或象牙為目標的盜獵分子展開鬥爭。

這支巡邏隊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是由人類和狗共同組成的。

安娜(Ana)是一隻尋血獵犬(bloodhound),也是馬拉三角洲的4隻追蹤犬之一。當隊員們找到盜獵線索時(可能是武器和陷阱,也可能是動物屍體),安娜就能沿著盜獵者的足跡追蹤到最遠30公里外的地方,帶領巡邏隊找到盜獵者。

這是一項危險的工作。盜獵者可能全副武裝,如果發現自己被跟蹤,他們可能開槍射擊。

圖像來源,Anna Dubuis

圖像加註文字,

瀧田明日香(圖片來源:Anna Dubuis)

自從馬拉三角洲引入追蹤犬後,它們至少幫助巡邏隊逮捕了150名盜獵者。但明日香表示,當這些追蹤犬剛剛在美國完成訓練來到這裏時,事情進展得並不順利。

「我們必須聘請一批新人,還要培訓他們,我當時懷孕了,不能跟狗待在一起。」她說,「一個月過去了,大家沒有看到任何效果。巡邏隊員沒有追蹤盜獵者,也沒有使用這些狗。他們之所以不用,是因為擔心狗會搶走他們的工作。」

然而,一起悲劇的發生卻改變了這種狀況。一名肯尼亞白人農民在一個私人營地遭到劫匪槍擊身亡。襲擊發生後不到半個小時,明日香的一條追蹤犬就來到現場,開始追蹤劫匪。12小時後,追蹤犬就帶著巡邏隊員找到了其中一名劫匪。

自那之後,巡邏隊員都很信任追蹤犬。如今,他們以極高的效率保衛著這片土地和生活在那裏的動物。

但到2013年,當肯尼亞和整個非洲大陸的象牙盜獵活動大幅增加時,明日香感覺應該採取更多行動。她諮詢了美國的訓犬師,希望知道能否讓狗學會嗅探象牙。這個想法取得了成功。

加維(Garvey)和蓋奇(Gage)兩隻追蹤犬在同一年抵達肯尼亞,並被安排到馬拉三角洲的兩個大門工作。即便是包在塑料袋裏或者藏在汽車或草叢裏的很小的象牙,也逃不過它們的鼻子。

它們還能聞出試圖走私進保護區的軍火,或者盜獵者用過的子彈。

圖像來源,Anna Dubuis

圖像加註文字,

訓犬師安東尼·康格澤(Anthony Kangethe)與追蹤犬加維(圖片來源:Anna Dubuis)

如今,馬拉三角洲的盜獵事件已經大幅減少,追蹤犬功不可沒。

「我1996年來到這裏,因為盜獵活動猖獗,有些地方我根本不能去。」明日香說,「但現在完全不同了,這是個成功的故事。」

她表示,叢林肉盜獵(指的是盜獵者捕捉斑馬和角馬等野生動物用於食用的行為)以及對大型哺乳動物的意外傷害和殺害,仍然非常嚴重。

但象牙盜獵在這一地區已經很少見,因為盜獵者知道,他們很難悄無聲息地離開馬拉三角洲。

與此同時,追蹤犬對保護區的安全意義重大。在馬賽馬拉2010年發生謀殺案,以及內羅畢西門購物中心2013年遭遇恐怖襲擊後,肯尼亞的旅遊業遭受重創。

但追蹤犬加維和蓋奇卻可以阻止軍火進入馬拉三角洲。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

大象面臨多重威脅(圖片來源:Ben McRae/Alamy)

「之前沒有威懾,任何人都可以買票進入,而且不會檢查汽車。」明日香說,「我們認為這很可怕,尤其是當我們的收入高度依賴旅遊業時。」

她在馬賽馬拉的工作已經起到了效果,但明日香還是意識到,雖然肯尼亞迫切希望阻止象牙盜獵,但她的祖國卻仍對這種特殊材料情有獨鍾。

雖然日本的象牙使用量已經不及30年前,但依然是全球象牙消費大國。日本人認為象牙可以帶來好運。這種材料被用來製作印鑒判子(hanko),這種傳統印章是日本銀行接受的唯一一種簽字方式。

日本的每個成年人都需要一個判子,上面刻有自己的名字。雖然偶爾也會使用鈦金屬、塑料、水晶和大理石製作的判子,但最受青睞的材料還是象牙。

在雅虎拍賣和樂天(這是一家與亞馬遜類似的日本大型電子零售商)上可以看到很多象牙印章和其他象牙製品。

日本簽署了一份1989年的公約,禁止開展象牙國際貿易。按照規定,在禁令發佈前進口的象牙仍然可以在日本境內交易。

但該國法律並不要求出示任何證據證明象牙的合法來源,而動物保護人士也表示,日本並沒有採取充分的措施控制非法象牙貿易。

圖像來源,Anna Dubuis

圖像加註文字,

追蹤犬安娜與一個巡邏隊(圖片來源:Anna Dubuis)

位於美國的環境調查局(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 Agency)在2015年12月展開的秘密調查發現犯罪活動猖獗,過去4年共有5,500多根象牙註冊了「合法」身份。消費者也無法分辨出合法象牙和非法象牙。

「想要註冊為合法象牙,只要寫封信說你看到自己的祖父用過這個象牙就可以了。」明日香說,「沒有DNA監測,沒有來源追蹤。去年有2,000多根象牙註冊成『古董』,可是他們究竟來自哪裏?」

雖然明日香目前在肯尼亞保護大象,但她也希望採取一些行動來降低日本對象牙的需求。

然而,當她在日本跟人談及此事時,卻發現彼此之間存在巨大的認知差異。

「在日本,象牙只是一種材料。」她說,「人們根本沒有考慮大象的問題。象牙被稱作'zouge'。人們聽到這個詞的第一反應就是一種材料。多數人其實根本不了解它。他們以為這是從死像身上取下來的。他們認為合法貿易與象牙盜獵沒有關係,甚至認為從非洲國家購買象牙是在幫助他們應對貧困。」

日本人之所以對象牙缺乏認知,原因在於很多關於動物保護的宣傳資料都使用英文。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

大象吸引了很多支持者(圖片來源:Rachel Megawhat/Alamy)

與此同時,明日香還發現日本媒體很少提及盜獵活動,即使偶爾涉及這一問題,也都把焦點放在中國。

「反對象牙貿易的內容很多,但卻沒有一份以中文或日文形式呈現。這些文章都認為中國和日本很壞,但卻沒有傳達給日本公眾。所以我想我能否在其中架起橋樑。」她說。

她和在南非長大的日本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山肋愛裏(Airi Yamawaki)共同創辦了「非洲象的眼淚」(Tears of the African Elephant),這是一家專門面向日本民眾的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非政府組織)。

他們把新聞從英文翻譯成日文,然後發佈到網上,還在日本舉行各種宣傳活動,甚至出版了一部關於大象的兒童讀物。

2016年,他們在東京舉行了第一次大象和犀牛全球遊行。

但他們發現,在日本,反對使用象牙是一個敏感話題。首先,日本人有自己的做事方式。

「日本人非常敏感,不喜歡硬道理。」她說,「我們給他們羅列事實,但日本人有個說法:如果不喜歡,那就乾脆別看。他們真的會這麼做。如果不喜歡,他們就不會再看我們在Facebook上發的帖子。我們必須緩和態度。」

其次,他們還要跟政府作鬥爭。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大量的象牙從大象身上摘除(圖片來源:Reuters/Alamy)

「日本政府、環保省、財務省和外務省都完全支持使用象牙。他們希望開放貿易。」明日香說。

她表示,由於他們的NGO工作與政府政策相牴觸,所以企業不願與之合作,他們也無法申請公共補助。

明日香表示,海洋保護組織海洋守護者(Sea Shepherd)等野生動物激進分子被日本視作恐怖分子,政府還將他們列入黑名單。「我們希望與公眾接觸,而不是讓公眾憎恨我們。」她說。

但他們的宣傳活動有助於改變現狀。

明日香相信,如果消費者知道動物的遭遇,就不會購買這些東西。所以,他們仍在滿懷熱情地傳播信息。

2016年,她和愛裏在南非《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締約方大會(CITES)召開前接受了許多媒體採訪,非洲象的盜獵活動成為了那次大會的主要議題。

大會收集了大量的日本媒體報道,而明日香認為這是史無前例的事件,並且在日本國內針對象牙貿易引發了廣泛討論,還有3家公司因此停售象牙制判子。

圖像來源,Alamy

圖像加註文字,

日本印章"判子"(圖片來源:Akihito Yokoyama/Alamy)

「他們意識到合法貿易也促進了非洲的非法貿易。這對我們來說是件大事。」明日香說。

她的「最大願望」肯定是能在一夜之間禁止日本國內的象牙貿易,從而壓制需求,但她也很務實。「政府很難採取行動,需要等待好幾年的時間,而大象正面臨短期內滅絶的威脅。」她說。

相反,她希望勸阻消費者購買象牙,讓他們知道這麼做可以拯救這個物種。

她的NGO還在與印章行業溝通,鼓勵企業使用對大象友好的材料,例如鈦金屬。「我們希望與印章業內的伙伴展開合作,這樣一來,不用象牙就成了一件好事,避免公開譴責這些公司。」她說,「這種方式在日本的效果好得多。」

有跡象顯示,政治氣候可能發生變化。2016年,日本第一夫人安倍昭惠參觀內羅畢的大衛·謝爾德里克大象孤兒院。明日香和愛裏希望她的這次參觀可以提高日本人對象牙盜獵的認識,促使日本結束所有的象牙貿易。

明日香希望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她懷著敬意養大的這些大象能夠一直活到她7歲的兒子長大成人的時候。

「我希望為我的兒子和下一代人做點事情。」她說,「我兒子在馬拉長大,你總能在這裏看到大象。想到他長大時,這些動物有可能消失,實在是令人痛心。」

請訪問 BBC Earth 閲讀 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