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拯救地球最有效的辦法有哪些
- 迪亞哥·阿格達斯·奧爾蒂斯
- Diego Arguedas Ortiz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2018年9月份最新發佈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頂尖的氣象學專家發出了他們迄今最為嚴肅的警告:人類現今的行動不足以達到目標,即無法將全球暖化升溫控制在1.5度以內。我們需要做得更多。
如今,地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科學事實,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地球氣候暖化增加了邁阿密(Miami)以及其他地方洪水泛濫的概率,威脅著南亞的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中國境內的上游稱雅魯藏布江)沿岸數百萬居民的生活,並且擾亂了動植物的生命繁衍。
所以我們不必再問氣候變化是否正在發生,或者人類是否是罪魁禍首。我們應該問的是:我自己能做什麼?
你力所能及可以做什麼來幫助減緩地球的暖化?以下是我們的建議。
1. 未來幾年對人類而言的首要任務是什麼,而它對我個人意味著什麼?
首要的任務?限制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並且改用更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同時提升能源的功效。瑞典隆德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 LUSUS)副教授尼古拉斯(Kimberly Nicholas)說:「我們需要在下一個十年內將二氧化碳氣體排放量減少近一半(45%)。」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為了減緩地球氣候暖化,首要任務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你日常力所能及的行動也會促進這種改變——比如減少駕車和坐飛機次數,轉為選擇"綠色"的能源提供商,並且改變你的飲食和購物消費習慣。
當然,氣候變化問題不會因為你個人的購物或者駕駛習慣改變而得到解決,但許多專家認為這很重要,並且能影響他人(遲早)也作出相應改變,而其他必要的改變也只能在一個更大、更系統化的層面進行,比如改變資助能源及食品行業的補貼系統(至今這個系統仍在鼓勵化石燃料的開發),或者為農業、伐木業、廢品回收業等行業設計新的規定和激勵機制。
制冷劑是是體現上述做法重要性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一個由研究員、商人以及非政府組織組成的名為「節能減排」(Drawdown)的倡議團體發現,放棄使用氫氟碳化物(HFCs,一種用於冰箱以及空調的化學物質)是減少碳排放的最有效方法,此類物質對大氣層的影響比二氧化碳嚴重9000倍。好消息是我們在這方面取得了全球性的進展,兩年前,170個國家同意在2019年開始逐步淘汰氫氟碳化物。
聯合國下面的一個跨政府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報告指出,這事非常重要,因為我們需要「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進行前所未有的改變,以應對氣候變化。」負責該報告的IPCC聯合主席羅伯特(Debra Robert)說道:「所有人都必須參與進來。」
2. 改變產業運營和補貼方式聽上去不像是我個人能影響的。我真的可以起到作用嗎?
你真的可以。羅伯特和其他的專家認為,個人需要行使他們作為公民和消費者的權利,向政府以及大公司施壓來推動必要的系統性改變。
另一個方法就是從污染企業「撤資」,比如抵制投資化石燃料公司和投資高排放產業的銀行的股票。這一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大學、宗教或志願團體採用,近期甚至變為了全國性的舉措。通過擯除與化石燃料行業相關的金融工具,各個團體可以在為氣候改變作出努力的同時獲得經濟效益。
3. 除了上述方法,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哪些最有效的行動?
隆德大學尼古拉斯(Nicholas)副教授2017年發表與人合著的研究,將148類個人行為按照對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大小進行排序。出外不開車是個人所能採取的(除了不生小孩以外)最為有效的行動。(關於不生小孩,後文有更多討論。)相比走路、騎自行車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駕車出行是污染最大的交通方式。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一項排序發現,外出不開車是個人所能採取的最為有效的行動。
在諸如歐洲等工業化國家,如果取消私家車可以減少2.5噸二氧化碳排放——這幾乎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簡稱經合組織)中發達國家人均每年排放量(9.2噸)的四分之一。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新報告中關於減排這一章的聯合作者維拉尼諾(Maria Virginia Vilarino)稱:「我們都應該選擇能效更高的交通工具,只要有可能,就直接轉用電動車。」
4. 但可再生能源不是很貴嗎?
實際上,世界各地的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已變得越來越低(雖然最終成本取決於當地情況)。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的最新報告顯示,到2020年,太陽能、地熱、生物能、水力發電、陸地風力發電等最為常用的幾種可再生能源的價格都將與化石燃料價格齊平或更低。其中一部分的性價比已經高過化石燃料。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太陽能現已成為拉丁美洲、亞洲、非洲許多家庭最便宜的電力來源。
太陽能發電廠所用的太陽能板的成本自2010年起已經下降了73%,太陽能業因此成為拉丁美洲、亞洲、非洲許多家庭最便宜的電力來源。在英國,與天然氣相比,陸地風電和太陽能的價格已經具備競爭力。到2025年,將會變成最便宜的電力生產能源。
一些評論家認為,這些價格忽視了將可再生能源整合進電力系統中的成本,但近期的證據表明,輸入電網成本「適中」,而且確實可行可控。
5. 改變我的飲食習慣有用嗎?
這也是一種影響巨大的方式。事實上,食品行業,特別是肉類及乳製品部門,是僅次於化石燃料行業對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行業。假設全世界所有的牛都居住在一起自成一國,那麼這個牛國將會成為繼中美之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如果全世界所有的牛自成一國,那麼它們將會成為全球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
肉製品行業主要能通過三個途徑導致全球暖化。首先,當牛消化食物時會打嗝放屁,釋放溫室氣體甲烷。其次,我們用其它可以直接作為食品的作物(如玉米、大豆)餵養牛,能效非常低。最後,牛需要大量的水、能放出大量溫室氣體的肥料以及大片土地,其中部分土地是來自於砍伐森林,而這又是另一種碳排放源。
但你不必為此成為一個素食者,但可以逐漸減少肉類攝入從而成為一位通常吃素偶爾也吃肉的「靈活素食主義者」。減少一半動物蛋白攝入量,你的飲食碳足跡就可以至少降低40%。而一個更大規模的方式是學習2018年聯合辦公空間公司(WeWork)的做法,在公司或機構內部禁止食用肉類。
由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IR)所著關於可持續飲食的指南及其更為詳盡的關聯報告中提供了更多有關食物以及碳排放的答案。
6. 我的飛行習慣會造成多大危害?
飛機需要化石燃料,不過人類尚未找到可大規模使用的替代品。太陽能飛機進行環球飛行雖已取得初步成功,但距離民用航空使用太陽能尚有數十年的距離。
尼古拉斯的研究發現,一趟跨大西洋的往返航班通常會排放約1.6噸二氧化碳,幾乎等於印度居民的年度人均排放量。這同時也凸顯了在氣候變化上的不平等:儘管全球所有人都將受到氣候變化影響,但只有少部分的人搭乘飛機,經常乘機的人甚至更少。
有一些科學家以及公共人物已決定不再乘飛機或減少坐飛機的次數。線上視屏會議、選擇本地渡假、以火車代替飛機,都是減少碳排放的途徑。
想知道你每次的旅途會對氣候變化產生多少影響嗎? 可以使用這個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員製作的計算器計量你的碳排放。
7. 我應該改變我的購物方式嗎?
很有必要。因為我們購入的任何物品都有碳足跡,不是在其生產過程中產生,就是在其運輸途中產生。
例如,製衣部門約佔全球生產二氧化碳排放的3%,大部分來自生產服飾過程中所使用的燃料。而快速時尚的狂熱節奏則是造成這一碳排放數字的緣由,因為時裝在短期流行過後就會過時,或者被拋棄。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製衣業約貢獻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3%。
包括海運和空運的國際運輸也會造成一定影響。由智利或澳大利亞運輸雜貨往歐洲有著更多的「食物里程」,反之亦然。這通常比消費本地生產品有更高的碳足跡。但這並非都是如此,因為有些國家通過高耗能的溫室培育栽種反季農作物,所以最佳的方式是吃本地生產的當季食物。儘管如此,素食依然比本地化購買更有節能減碳效用。
8. 我是否應該考慮養多少個(或不養)小孩?
尼古拉斯的研究結論是,少生育孩子是你對氣候變化能做的最佳貢獻:每年幾乎能減少60噸二氧化碳。但這項結論尚存爭議,並引發了其他問題。
一是,你是否需要為孩子的碳排放負責;二是這些嬰兒在哪裏出生。
如果你為孩子的碳排放負責,那麼你本人的碳排放是否需要由你的父母負責?但如果你不需要負責,我們又能如何面對人口越多碳排放也越多這樣的事實?我們還可以質疑,生兒育女難道不是毋庸爭議的人權。我們也可以問,是否生育孩子一定會對氣候變化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在未來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人來解決。
這些是難以解答帶有哲思的問題,而且我們並不准備此時回答。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兒童將導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但他們同時也可能成為未來具有環保意識的問題解決者。
我們確切知道的是,每個人的碳排放量都不一樣。雖然平均每個人每年釋放5噸二氧化碳,但是每個國家的情況都各不相同:美國與韓國等發達國家便擁有更高的平均國民排放水平(美國:人均16.5噸;韓國:人均11.5噸)。而巴基斯坦與菲律賓等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國民排放水平則較低(兩國人均各約1噸)。 即使在同一國家內,富人也比那些食物和服務來之不易的人佔有更多碳排放量。考慮這方面後,你應該明白,碳排放的高低不僅在於你有多少孩子,還在與你(是誰)及生活在何處。
9. 如果只有我一個人少吃肉、少搭飛機,這能對現實產生多少影響呢?
事實上,這不僅僅是你一個人在做。社會科學家發現當一個人持續性地向一個目標努力,其他人也會效仿。
以下是四個例子:
- 美國咖啡廳的顧客被告知30%的美國人開始選擇少吃肉後,有兩倍的概率會選擇無肉午餐。
- 一項在線調查顯示,當受訪者知道有人因為氣候變化而放棄乘搭飛機後,他們其中一半人表明會減少飛行次數。
- 在加州,如果有家庭已經裝有太陽能板,同一街區的家庭安裝太陽能板的機率也較高。
- 社區工作者如果家中已裝有太陽能板的話,他們說服他人安裝太陽能板的成功率會高62%。
社會科學家認為,個人行為能影響他人,是因為我們會經常性地衡量同類的行為,並在意識與行為上作出相應的調整。當人們發現他們的鄰居已經在為保護環境作出諸如節能等行動時,他們會認為自己也應該重視可持續發展,有責任採取行動。
10. 如果我無可避免地要乘坐那班飛機,或無法減少駕車次數,那我可以做什麼呢?
如果你就是無法作出必要的改變,可以考慮通過一個綠色基金項目來對沖你所產生的氣體排放——這不是「免死金牌」,而是一種你用於彌補那些無法避免的飛行和用車的碳排放。聯合國氣候大會(The UN Climate Convention)有一系列世界範圍內的項目可供你選擇作為對沖。要計算你需要買「回」多少碳排放量,可以使用聯合國碳補償平台的碳足跡計算器來計算。
無論你是哥倫比亞的咖啡種植者還是加州的私屋房主,氣候變化都會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但反過來道理也一樣,你的行為也會在未來數十年對這個星球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
--
迪亞哥·阿格達斯·奧爾蒂斯是英國廣播公司未來專欄(BBC Future)的記者,關注科學以及氣候變化。
可以通過推特(Twitter)關注@arguedasortiz來找到他。
請訪問 BBC Future閲讀 英文原文。

氣候變化如何影響我們的工作發展趨勢
我們居住的地球已經感受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氣候變化也將在我們的工作方式和需要的技能上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