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台湾的民主跟中国还有关系吗?
- 威克
- BBC中文网记者

图像来源,CNA
学者们对”台湾选举与中国大陆有何关系?”看法并不一致。
台湾即将在年底举行可以说是华人世界最大规模的选举,但是这和中国大陆会有关系吗?
台湾11月29日将举行地方首长、地方民意代表、村里长、从上到下总共要选出1万多个地方公职人员和各级地方民意代表。
学习民主?
站在民主选举的角度来看,从总统到村里长都是选出来的台湾是华人世界最大的民主政治体,一直也都有种说法是“台湾可以做中国大陆民主的学习对象”。
但是实际上是否如此?部分学者的看法并不乐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与国际事务教授狄忠浦(Bruce Dickson)认为,与台湾当年相比,中国要民主的话,欠缺了几个因素。
他说,台湾执政的国民党当年不论如何,还是有将“民族、民权、民生”等民主因素纳入宪法,但是中国的宪法并没有如此的民主因素。
狄忠浦认为台湾的民主经验已经和中国大陆没有关系。
他也质疑,台湾当年能够走上民主化是因为蒋经国集中了权力、除去了党内的强硬派、为台湾民主化打开大门。
不过,狄忠浦说,他看不出来习近平有这样的想法,他认为中共向来在选择领导人的时候,不会选择有新观念、新想法的,反而是要找那些“做不到的事,提都不要提”的人。
人民意愿
狄忠浦认为,就他看来,中国的民间也并不支持民主改革,而中共认为党是代表人民的利益、需要造福人民。
所以中共可能认为没有政治改革的急迫性,而西方世界催促中国民主化,实际上也等于是“帮倒忙”。
他指出,台湾在走向民主的时80年代,也是两岸关系没有像以前那么紧张的年代,国民党政权在没有外在忧虑的情况下,比较愿意放手,而不是一再强调“党内民主也是民主”、“中国要实行的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
但是现在的中国内有新疆和西藏的民族矛盾、外有东海和南海的主权争议,而西方政治人物对中国的敌视态度,在在都让中国对走向民主感到迟疑。
狄忠浦的结论是,目前他看不到中国会开始政治改革,也不太可能放松权力,亦即没有实施民主的意愿,故而台湾的民主经验对中国而言,已经没有意义。
合法地位
也有学者的看法是,国民党当年不可否认绝对是和中共一样的列宁式政党,但是民主化之后,已经成功地将自己转型。
图像来源,CNA Getty
狄忠浦认为蒋经国虽然曾经是特务头子,但是台湾当年的改革没他不成,不过他不认为习近平会是“中国的蒋经国”。
伦敦亚非学院的副研究员陈以信说,当年国民党撤退到台湾之后,先是以经济建设取得政权的“合法化”,到了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经济不再飞速成长,国民党就转而以民主化和选举来取得“合法地位”。
曾经担任马英九竞选总部发言人的陈以信说,当他看见国民党摇身一变成为他口中的“选举机器”,也让他感到惊讶。
陈以信表示,也许中共未来能够从台湾的政权和平转移看到也许民主没有那么恐怖。
但是苏联瓦解之后。俄罗斯的经验、最近的乌克兰危机,或许也让中国民众认为民主不如想象中的美丽,甚至根本排斥。
还有就是“台湾可以,为什么我们不行?”的问题,通常这个问题会得到“台湾那么小、中国那么大”、“中国人的文化水平还不够”诸如此类的答案。
这些答案反而又招徕“如果大家都是中国人,为什么不可以?”的反问,台湾政界对这种问题的答案,通常也是 “中国大陆必须自己选择未来的方向”、“中国那么大,我们影响不了,管好自己就好了” 属于置身于外、事不关己的答案。
好奇?羡慕?
有学者曾经带了中国大陆学生到台湾参访旅游,总合经验是“台湾很亲切”、对台湾一般老百姓可以自由表达政治观点感到好奇、但是不见得“羡慕”台湾人有选举的权利。
现在在台湾教学的六四学运组织者王丹在台湾举办民主讲座,不少的中国大陆学生参与,不但仔细聆听也会提出问题,似乎起码有一部分年轻一代的中国人对民主是有所期望的。
在2008年国民党赢得总统大选之后,中国的媒体对台湾的大小选举也不再避讳,以2012年的总统大选为例,大批的记者出现在台湾采访,虽然报道立场明确,但是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的败选感言等等,媒体也没有错过。
马英九的获胜、取得连任,从热门的微博来看,并没有造成民众要求民主改革的声浪;看起来的确好像台湾的民主和中国真的没什么关系。
但是不论是英国、美国还是台湾的学者都不否认,很难在中国进行一次可信的民意调查,来看“台湾的民主经验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每个人对同样的事物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民主自然也不例外,也难以论定谁的论点正确、谁的说法错误,只能问说“你觉得台湾民主和中国大陆有什么关系呢?”。
(责编:萧尔)
网友如要发表评论,请使用下表:
读者反馈
單從溫家寶的言論顯示, 即使最高層領導人有心, 也孤掌無力, 在殘酷的鬥爭中, 沒有幾個人敢加入改革的一邊, 所謂集體領導的缺點就是趨向保守, 沒有人敢走出舒適圈的第一步。不成熟的教育制度是另一個弊端, 不少人的思維仍然不夠科學化, 民主是一套社會科學計算出來的機制, 太多中國人的觀察流於單角度的片面, 或被結果導向, 而沒有看到多角度的大局, 這與蔣經國能夠大膽解禁的社會背景有很大不同, 我對中國民主持悲觀看法。
<strong>taiwaian, 大圍, 沙田, 香港</strong><br/>
國家社會的發展,不能光憑經濟一者而論,最主要還是端賴人民的幸福快樂與否。而這又與自由度息息相關。以整體北京人和台北人的幸福度來比,看誰自由多一點就可得知誰幸福快樂多一點。台灣人不滿,只要申請,便可以集體上街表達心聲。不幸地,北京人民恐怕還沒有這權利。和平遊行不是亂,沒人死沒人受傷沒影響別人,怎麼叫亂。政府鎮壓百姓,反而才會使社會更亂更動盪。
台灣民主道路雖走的顛簸,但族群間並沒有仇視,沒有對立,社會有是非、有公益、有禮貌、有愛心,已發展出別於中國的一種特殊台灣公民文化。Zyz您所講的,可能是從電視政論節目得來的印象吧? 這並非完全正確。陳水扁雖然有貪汙的瑕疵,但他對台灣民主社會有重大貢獻,只是被政敵掩蓋了。現任馬英九無能經濟直落,人民選錯了,下次就可以換成別人,但在中國,領導人都是指派接班人,人民再苦都得承受,中國的發展,不是全面的,不是真正的進步。
<strong>李貞慧, 台灣</strong><br/>
大陆人对民主还是充满渴望的。但我们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形成欧美或台湾那样的民主体制。中国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正在不断提高,民众对民主、对政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个人觉得目前在中国不适合多党执政,单纯地强推多党制极易使中国陷入混乱和分裂。目前也只能希望当今的习主席能够彻底严打腐败,希望中国政府能成为像新加坡那样的高效廉洁的政府。
<strong>未署名 </strong><br/>
當下,台灣走的是【君權民授】的路線,走多了,自然走上民主的康莊大道。當下,中國大陸走的是【民權君授】的路線,走多了,自然跟民主大道相去日遠。究竟台灣的民主跟中國有沒有關係?要【活得尊嚴】還是【願為奴隸】,還看國境之內民眾的【取捨向背】。<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
建國之初,民主必須嚴加管控,不惜以獨裁的方式管控。世界各國都是這樣,百利而無一害。中國大陸走向民主是必然的,只是現在為時尚早,還在最初。<strong>王之憬, 深圳 中國</strong><br/>
台湾的民主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大陆,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肯定是向往的,但这前提是国家不能乱。而且中国的民主必须是渐进式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实共产党本身也不否定民主,但这必须一步一步来。看看乌克兰,阿富汗,伊拉克,埃及这些没有为民主制度打好基础的国家而强行实行民主的后果,说白了还不如专制独裁。其实英国法国等欧洲民主成熟国家也不是一下就成为民主国家的,而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成形的,期间还出现过反复和社会动荡,英国至今保留着专制王权的象征——国王,这就是一个生动的说明。而西方发达国家不顾中国国家庞大,发展不均衡,国情复杂的现实,执意要求中国搞民主大跃进,这注定会在中国失败的!<strong>呵呵, </strong><br/>
我觉得中华民国台湾的民主选举经验对我是极大的震撼!我没有想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所在地-台北,民国39年就开始了民选市长。所以现在中华民国的总统是一个我喜欢的总统。<strong>潘爱国, 大陆东莞石排</strong><br/>
當下,台灣走的是【君權民授】的路線,走多了,自然走上民主的康莊大道。當下,中國大陸走的是【民權君授】的路線,走多了,自然跟民主大道相去日遠。究竟台灣的民主跟中國有沒有關係?要【活得尊嚴】還是【願為奴隸】,還看國境之內民眾的【取捨向背】。<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
不是不想,是不敢!去台湾的大陆游客非富即贵,都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想改。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谁不知道世界怎么回事啊。别人都用LED探照灯了,你还在用煤油灯,你乐意吗?<strong>未署名</strong><br/>
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要再繼續成長年經濟上的手段已經用盡了,只能在政治的改革去尋找。而政治的改革只有朝著民主化這個方向進行,這是沒有譜選擇的。所以、當中國不得不要走上民主化的道路上時,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了臺灣人的經驗。因爲、蔣經國的那一套統治手段和中國共產黨的作法簡直是孿生兄弟,都是從蘇聯學來的。不要相信Bruce Dickson的那一套信口開河,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嗎?讓他歇歇去吧!馬克思說:當生產關係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的時候,變革或甚至於革命就要發生了! 相信我這個臺灣老人之言吧!親愛的同胞們!<strong>williamkuo, 臺灣、淡水</strong><br/>
中國人普遍認同民主是適用於西方社會的政治制度,當中以美,英及歐陸各國為典範。一向以來, 中國人對這些西方國民享有的民主,自由,法治及優質生活莫不稱羨. 但是隨著近年西方的競爭力下降, 經濟衰落,失業率上升; 而相反地中國的综合國力不斷增強, 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中國人對西方民主制度的仰慕已大不如前. 加上美國在世界各地橫行霸道,令中國人對民主制度產生反感。在上述大背景下, 台灣民主制度的發展對中國大陸的示範作用被大大削弱. 台灣無日無之的黨爭更被中共及大陸人視為反面教材. 越來越多大陸人懷疑民主制度是否適合中國?台灣民主的健康發展對香港十分重要. 希望台灣同胞珍惜, 珍重。<strong>香港仔, 香港</strong><br/>
个人观点:我觉得大陆很多拥护民主改革 的人,和他周围的普通民众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简单的例子,父辈与子女之间沟通,理解新思潮的孩子更多的是选择回避政治话题为妙。中国人际脆弱的要命,经不起你认为并非恶意的争辩。没有思考,便没有进步。<strong>dakan, </strong><br/>
台灣與大陸已形成本質上完全的不同,在大陸由教育到媒體完全訓育出的大陸人民追求的是仁政,而台灣人民追求的是人民參與,所以兩岸再如何演變都會有完全不同的風貌,而經過更大的交流台灣民眾也越加清楚這一點所以台灣民調也顯示出越來越傾向獨立。<strong>匿名, </strong><br/>
台湾的经济腾飞是在蒋经国时期实现的,在李登辉时期惯性的继续发展,而在陈水扁时期开始停滞衰落,在马政府时期毫无起色,其族群仇视、蓝绿恶斗、互相掣肘、互相拆台、只问立场、没有是非,现状已经极其恶化了。这种恶质民主,给大陆起了一个反面的示范,了解情况的,谁还会喜欢这种所谓民主呢?中国大陆如果也这样,能有今天的发展么?<strong>zyz, beijing</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