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一号”坠落 器件烧蚀尚无人员伤亡

图像来源,CMSE
“天宫一号”是此前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建立载人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但2016年与地面失去联系。
中国新华社周一(4月2日)援引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和有关机构监测分析称,中国失控空间站“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4月2日8时15分左右再入大气层。
再入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目前尚无人员伤亡报道。
“天宫一号”于2011年发射,初衷是作为其他飞行器的接合点,是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建立载人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2016年,“天宫一号”与地面失去联系, 此前它在大气层顶部盘旋。
“天宫一号”长10米、重8.5吨,先后接待了包括景海鹏、刘旺、刘洋、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内的6名中国宇航员。按照设计,它本应该按照地面控制重新进入轨道,并使用推进器将其降落到南海的一片遥远区域。
“天宫一号”无疑是不受控制后重返大气层的大体积飞行器,但它并非史上最大飞行器:
- 1979年,美国宇航局的“天空实验室”(Skylab)的重量几乎达到80吨,当时部分失控。部分碎片落入澳大利亚西部部分地区,但未造成地面人员伤亡。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哥伦比亚航天飞机2003年返航时,质量超过了100吨。同样,地面上没人因为碎片散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而受伤。
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认为,从质量上看,天宫一号只能排到失控坠落物体中的第50位。
图像来源,CMSE
“天宫一号”是此前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建立载人空间站计划的一部分,但2016年与地面失去联系。
中国也在积极参与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的监控竞赛,并在分享自己的数据。
中国已经发射了第二座空间站“天宫二号”,目前仍在运行中。去年,中国的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已经访问了它。
天宫系列空间站的目的是检验空间交会及对接能力,为中国建造永久性的大型空间站提供数据和经验。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2012年6月,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进行了首次五十分钟的太空授课。
中国预计将于十年内发射由一个大型核心舱和两个小型辅助舱组成的空间站,使用载重能力更强的“长征5号”运载火箭。
雷达追踪到的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坠落推迟 砸中人群可能性依然很小
天宫的坠落区域限定在了地中海和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之间。最新预测称坠落窗口将是格林尼治周日下午至周一早晨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