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狼》:观众为什么喜欢坏蛋?
好人和坏人,黑帽子和白帽子,这都是讲故事的一般技巧。很多人都受到坏人黑暗魅力的吸引,至少是受虚构的坏人的魅力吸引。
从作家到电影制作人,金融界都是屡试不爽的好故事题材。自从2008年信贷危机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都看清楚了:无论人们喜欢与否,金融家做的决定影响到了所有人。
银行被认为是枯燥乏味、穿条纹西装的乏味人从事的职业已经成为过去。
现在银行家的形象被黑帮、或者抚爱小猫的007电影中的坏蛋形象代替,他们是我们喜欢憎恨的人物。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导演的《华尔街之狼》就是描绘人类行为阴暗面的最近一部电影。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影片中扮演了证券诈骗犯乔丹·贝尔福特,这个真有其人的骗子通过美国的经纪公司Stratton Oakmont销售股票舞弊从投资者那里骗取了两亿美元。
乔丹·贝尔福特及其同伙利用高压销售技巧兜售毫无价值的股票,用三寸不烂之舌抬高他们廉价购入的股票的价格。
他们售出股票盈利后,股价崩溃,他们的投资者承受损失。
这部电影是根据一本描写贝尔福特的回忆录改编。贝尔福特在1999年因证券舞弊和洗钱被定罪,现在在监狱服刑,并且写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说,集中渲染贝尔福特及其同伙的行为是有充分理由的
“他们不在乎”
一些人批评说,电影过度渲染了主人公在非法攫取财富过程中,乘豪车、飞机、游艇、滥饮、毒品、嫖妓的享乐奢靡。
律师科恩曾经是贝尔福特案件中的主要诉讼人,他说这些骗子的行径使成千上万人受害,但是这些受害人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影片当中。
“许多受害人将毕生的大部分积蓄交给了贝尔福特的公司;许多人因为投资变得一文不值,生活被毁。”
影片中的明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说,集中渲染贝尔福特及其同伙的行为是有充分理由的。
“我们知道这些行为的后果,我们知道在另外一面有人会因此受害。”
BBC的贾斯廷·罗莱特在电影的伦敦首映式前说,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些骗子究竟是些什么样的人。
“电影准确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就是这些人,他们不在乎他们行为的后果;他们不在乎另外一边的人们,他们只在乎发财,获得影响力,过腐败生活实现美国梦。”
约旦•贝尔福特这个真有其人的骗子通过美国的经纪公司Stratton Oakmont销售股票舞弊从投资者那里骗取了两亿美元
“寄生虫、变态者”
近年来一系列金融舞弊频频发生,许多批评者说金融界的道德指针失灵,亟需重新设定。
不过迪卡普里奥说,这部电影并不是要指出谁最终要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负责,记住这点很重要。
“这些人并非是最终导致美国破产的人,他们是一些黑社会罪犯,在试图模仿那些让我们国家经济解体的人。”
“当你看到这些人在残酷行事的时候,你希望看到他们为此付出代价。但在真实世界里,那些破坏我们经济的人,大部分却逍遥法外,而且还会得到丰厚的奖金。”
荷兰的人类学者和作家Joris Luyendijk是描写英国金融界的博客作者,他说如果我们坚持认为金融界只是罪犯,那我们就把基本问题搞错了。
“我们喜欢把金融家看作是寄生虫和变态者,但真实情况却更令人震惊。”
他说,没有任何人预测到2008年金融危机。
“知道这个大厦坍塌前,所有人都认为一切很好;剧作者们喜欢那些知道自己是坏蛋的坏人,但是自认为是好人的坏人,这就很难办了。”
“银行界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欺骗。许多银行家认为他们同发生的事情完全无关,或者只是大事件中的一小部分;把世界经济搞垮的人未必一定是那些吸食海洛因的变态者。”
斯科塞斯导演的《华尔街之狼》就是描绘人类行为阴暗面的最近一部电影。
“系统失灵”
对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来说,2008年金融危机可能已经导致更多对金融界的法律监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掉以轻心。
“事情不会自我纠正,除非我们严密监督他们,这种事情会反复发生。”
不过Joris Luyendijk说,真正的问题则是深层的、系统化的问题。
“有问题的是金融系统本身,我并不希望为银行家辩解,但是当你审视金融行业,的确很难找到坏人。”
(编译:横路 责编:李莉)
转向高科技犯罪 英银行抢劫案大减
英国银行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英国银行分行遭抢劫的次数在过去10年里减少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