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诞生

越南和柬埔寨在2015年加入新自由貿易區
從新年1月1日起東亞地區將成立世界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這是類似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的新貿易區。
新自由貿易區包括中國和東盟的6個創始成員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菲律賓和文萊。隨後東盟的其他成員國包括越南和柬埔寨到2015年也加入新自由貿易區。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將實現數萬億計的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貿易區將包括有17億消費者的龐大市場。
東盟-中國自由貿易區經過8年凖備後,將在資金額和市場人口方面超過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
東亞自由貿易區建立旨在加速地區間貿易,減少亞洲對發達國家的經濟依賴,因為發達國家經濟更受制於全球經濟衰退。
東盟負責人說,中國剛超過美國成為東盟國家的第三大貿易伙伴,並且將在新貿易區成立最初幾年內超過日本和歐盟成為第一大貿易伙伴。
官員希望新貿易區將擴大亞洲對外貿易範圍,同時促進地區內貿易。東亞地區貿易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東亞自由貿易區協定包括,在90%的貿易中消除投資和關稅壁壘。
中國國際經貿部的官員說,新貿易區成立後中國對東盟貨物的進口關稅將從9.8%下降到0.1%。東盟國家對中國貨物的關稅將從12.8%下降到0.6%。
不過新自由貿易區受到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反對,因為當地諸如紡織、制鞋和鋼鐵等行業容易受到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