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建议机场兴建第三条跑道

圖像來源,REUTERS
第三跑道方案的預算造價達1362億港元。
香港特區政府就擴建香港機場進行諮詢,建議方案包括斥資1362億港元,填海興建第三條跑道。
香港機場管理局星期四(6月2日)發表的報告稱,1998年才開啟使用的香港國際機場運量將在10年後飽和,比原先的估計提前整整20年。
不過,機場附近水域有中華白海豚棲息,預料建設新跑道的建議將遇到環保人士的反對。
機管局的報告也承認,如果採取興建第三跑道方案,將對鄰近地區造成空氣與噪音污染,但強調不會對海水水質造成重大影響。
香港機管局數據顯示,香港機場今年第一季的旅客量達1250萬人次,貨運量則為94.4萬噸。目前香港已是世界第一大航空貨運樞紐。
包括國泰航空公司在內的香港航空業界都力主進行擴建。
填海擴建
機管局的報告說,如果採取第三跑道方案,就要填海約650公頃。有關土地將用於興建第三跑道和新航站樓,也將建設連接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公路。
圖像來源,REUTERS
港府稱1998年才開幕的赤立角機場將提前20年飽和。
報告還說,如果不興建第三跑道,則會投資425億港元擴建現有設施,但機管局稱,這只能應付到2020年為止的運量需求。
國泰航空總裁史樂山(John Slosar)對BBC說,目前新加坡和韓國首爾均有計劃擴建機場,因此香港要是不擴充機場,其地位就會被亞洲的競爭對手取代。
然而,近年港府處理基建工程的手法多次遭到批評,最近港珠澳大橋的港方工程也被法院裁定為無效。港珠澳大橋在香港境內以機場為落腳點。
香港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稱,她認為沒有必要把基礎建設與環保放在對立面,香港未來的基礎建設可以做出配合。
目前除了香港外,珠三角地區還有深圳、廣州和澳門三個國際機場。其中深圳為了今年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而進行的機場第二跑道工程也近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