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跌勢不止令歐元區通脹變通縮

雅典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歐元區通縮對正在艱苦減債的希臘來說可能是雪上加霜。

歐盟統計局周三(1月7日)公布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下跌,導致歐元區通脹掉頭變成通縮。

歐盟統計局(Eurostat)去年12月歐元區物價指數比一年前降低0.2%。歐洲央行(ECB)設定的目標通脹率接近2%。

這是歐元區自2009年經濟危機爆發以來首次遭遇通縮。

最新數據使得歐洲央行受到更大壓力,須採取更多行動刺激區內經濟。

惡性循環

BBC經濟事務記者沃克說,油價下跌是導火索;雖然對歐元區大部分企業和消費者來說,物價下跌是好消息,但在宏觀經濟層面卻可能構成威脅。

如果通縮影響到對未來的預期,進而影響到有關未來物價和工資的決策,那麼通縮局面就會持續。

持續通縮會造成諸多破壞,而對歐元區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可能導致已經陷入債務困境的政府和民眾更難擺脫重負。

持續通縮引發的個人、企業收入和稅收下降,將使減債更艱巨。

一些經濟學家警告說,持續通縮可能再度引發歐元區債務危機。

油價暴跌

據信導致通脹變通縮的主要因素是原油價格大跌推低了能源成本。

與一年前相比,去年12月歐元區能源價格降了6.3%。

如果把能源因素排除在外,則12月歐元區通脹率為0.6%,跟11月持平。

食品、酒精飲料和煙草製品的價格11月上漲0.5%之後,預計12月將與一年前相同。

服務業價格11月保持穩定,12月估計比一年前上漲1.2%。

歐盟統計局周三的預測將於本月晚些時候根據最新數據調整更新。

政策失敗

有經濟學家認為,圍繞物價指數究竟是在0以上還是以下的爭執毫無意義,更重要、更關鍵的問題是為什麼通脹會在0左右徘徊,而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可能令決策者難堪,因為這種局面是貨幣和財政政策的失敗造成的。

要求歐洲央行啟動新一輪經濟刺激(量化寬鬆)的壓力在持續加大,但德國反對量寬。

希臘的局勢也使問題更複雜。通縮加劇了希臘的債務負擔,而希臘當下正值大選,債務問題是選戰關鍵議題之一。

歐盟統計局另行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去年11月歐元區失業率與10月持平,為11.5%,但比2013年11月低0.4個百分點。

歐元區成員國中,失業率最低的是奧地利(4.9%)和德國(5%),最高的是希臘(25.7%,2014年9月)和西班牙(23.9%)。

(編譯:郱書 / 責編: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