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界确认曹操高陵

河南省文物局周日(12月27日)在北京向新聞媒體公布,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確認。
這是河南省文物考古所在安陽縣安豐鄉西搶救性發掘一座東漢大墓時的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經考古權威和歷史學家根據古資料現場考證研究,認定這座大墓就是文獻記載中的曹操高陵。
這座東漢大墓位於安豐鄉高穴村南。由於曾多次被盜,河南文物局為及時有效保護這座古墓,經批准於2008年開始對之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這座坐西面東帶斜坡墓道的雙室磚墓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其斜坡墓道長達39.5米,寬9.8米,最深處距地面15米。
文物證據
古墓雖曾多次被盜,但仍倖存了一些重要的隨葬品。這次出土的200多件器物中包括銅帶鉤、鐵甲、鐵劍、玉珠、水晶珠、瑪瑙珠、石龜、石璧、石枕、刻名石牌等。
最為珍貴的隨葬物品共有八件,分別刻有「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慰項石」等銘文,為研究與確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直接的歷史依據。
在墓室清理中發現了人頭骨、肢骨等部分遺骨。專家初步鑒定為分屬一男二女。
墓主為男性,專家鑒定其年齡為60歲左右,與曹操終年年齡66歲吻合,應是曹操遺骨。
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曹操高陵的發現意義重大。它不僅印證了文獻中對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本人的嗜好以及他所倡導的薄葬制度等記載,也為漢、魏考古提供了大量的珍貴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