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原则下两岸军事互信“可谈”

中國士兵
圖像加註文字,

「一個中國「是中國定出的先決條件

中國國防部表示,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可以建立軍事互信,在軍事互信之下,撤除對台導彈是「可以談的」。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周五(30日)的表示,是中國首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兩岸可建立軍事互信機制。

撤除導彈

在北京軍區兵工團接待中外記者的時候,有台灣記者問,大陸軍方是否會考慮先撤除在福建沿海的導彈部署,作為兩岸談判的先決條件。

耿雁生指出,為了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方面的一些顧慮,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適時進行一些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按照「先易後難、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

他表示,撤除福建沿海導彈,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根本利益。

耿雁生說,撤導彈困難不大,主要是堅持一個中國,在一中前提下,兩岸都是一家人,撤導彈和軍事部署議題都可以在軍事互信基礎下討論。

台灣反應

台灣國防部對此表示,「中共目前對台部署千餘枚導彈,且大多可機動部署,因此中共是否轉移這些飛彈,在軍事層面並無實質意義;但若中共願意主動轉移這些飛彈,使台灣人民感受到中共釋出善意的措施,國防部樂觀其成。」

台灣陸委會發佈新聞指出,中國大陸必須放棄對台武力威脅,才能建立互信的兩岸關係。

陸委會並指出,兩岸積極為經貿往來及交流秩序進行制度化協商,以便在此過程中累積更多的互信,為未來軍事互信機制議題的對話與協商奠定基礎。

國民黨立委林郁方則指出,「軍事互信」只是幌子,「一中原則」才是重點。

林郁方認為,台灣方面對此不宜立刻接招,否則立刻會被綠營帶上紅帽子,在國際上也難免引起美國、日本等國的疑懼,認為台灣過度倒向中國大陸。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柯建銘表示,民進黨很清楚中國是要先經後政,全麵包圍。因此,站在民進黨立場,只要是「一中原則」,就一切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