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富豪对盖茨巴菲特慈善晚宴回应冷淡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新華社照片)
比爾·蓋茨和沃倫·巴菲特星期二重申,他們不會在本月底舉行的晚宴上動員中國的超級富豪們捐款。
蓋茨和巴菲特9月14日以親筆信的形式接受中國新華社的採訪,信中說,他們此次訪華的目的是和中國的成功事業人士和慈善家進行交流。
這兩位美國最富的人此前曾呼籲富豪們捐出自己至少一半的財產。
8月初,他們宣佈將在9月底訪華期間邀請50名中國富豪參加慈善晚宴。
據媒體報道,晚宴名單上邀請的賓客絕大多數都是財富榜排名前列、而且對慈善事業表示出過熱情的富豪們。
但是可能這個晚宴被認為是一個「勸捐」晚宴,得到中國富豪非常冷淡的回應。
在蓋茨和巴菲特共同發起「財富捐贈承諾」倡議後的六個星期,得到40個美國富豪家庭的支持,公開承諾至少捐出自己的一半財產。
9月初,有「中國首善」之稱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向蓋茨和巴菲特致公開信,承諾死後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
儘管陳光標的承諾比40名美國富豪的承諾更大方更徹底,但對於慈善晚宴普遍冷淡的回應,卻顯示出中國富豪與美國富豪在慈善活動方面的差別。
潰散的社會精神
研究中國社會與歷史的上海大學教授朱學勤在接受BBC中文網的採訪時認為,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中國的第一代企業家目前還達不到蓋茨、巴菲特的境界,只有到第二、第三代企業家,才有可能發展中國的慈善事業。
其次,宗教社會的「天下博愛」觀,使人與人的關係不以血緣來定親疏。但中國不是一個宗教社會,財產基本是在家族內部一代一代遺傳。
第三,中國政府近年來的確希望扶持慈善活動,但捐款渠道基本上由政府壟斷,所以讓公眾認同慈善事業為社會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蓋茨和巴菲特在星期三的信中表示,做慈善可以有多種方式,中國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努力,其對慈善事業的熱忱將不斷給世界帶來驚喜。
但朱學勤教授認為,中國這幾十年在經濟騰飛的同時,社會公益、社會精神和社會靈魂都是反方向運作,在走向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