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国加一,印度加一

  • 蒙克
  • BBC中文網
「阮胡樂」博士(音:Nguyen Huu Le)
圖像加註文字,

「阮胡樂」博士(右):中國政府支持投資的力度大過越南政府

2010年11月我參觀了胡志明市郊的光忠軟件園區,那是越南最大的高科技工業園區。那裏一個公司為一個倫敦的公司開發蘋果手機上學中文的軟件,所以我先訪問了那家年輕的公司。

公司總裁年紀不到四十歲,手下100多人大多是20多歲的年輕人。陪同我參觀的是一位年輕女士,她是公司市場銷售的負責人,幾年前從澳洲一家商學院畢業。

越南城市滿大街都是踏板摩托。在那個龐大的工業園區裏也有幾處停車棚,裏面排滿了踏板摩托。我們在園區逛的時候,這位女士指給我看她的坐駕,那是一輛四輪驅動的進口車。顯然她在園區當中也算是高收入者。

在園區我還採訪了越南著名企業家「阮胡樂」博士(音:Nguyen Huu Le),他是越南軟件業的先驅、泰斗級的企業家。

中、越優勢

前不久「阮胡樂」博士剛去中國考察過北京中關村園區和上海的浦東園區。他認為中國有很大的國內市場,有數量很大的客戶群,這是中國對越南同行的優勢。

另外中國政府投資建設工業和科技園區,搞基礎設施建設的力度超過越南政府。例如,在上海的浦東軟件園區,政府不僅建造了所有園區的基礎設施,還建造裏面的大樓和廠房。

他說在越南則略有不同,越南政府雖然也在園區投資了很多,但我們TMA公司得自己在園區投資建造辦公樓。

語言障礙

但是在語言方面,越南軟件公司有許多優於中國公司的地方,比如越南在英語和法語方面的優勢。「阮胡樂」博士舉例說,說英語的人在胡志明市拿當地的地圖就可以四處走動,因為外國遊客可以辨認越南拼音文字的地名。

圖像加註文字,

光忠軟件園區的年輕技術人員同記者合影

而在中國則會遇到漢字的問題。「阮胡樂」博士每次去中國都必須下榻4星級或5星級的賓館,因為那裏的工作人員更多會說英文。住在級別低一點的賓館飯店,語言溝通就有問題。

當然「阮胡樂」博士說,越南使用拉丁化的拼音,但中國在日語方面則有自己的優勢,因為中國和日本都用漢字。在大連的高科技園區,就有很多中國軟件設計者能夠為韓國和日本設計軟件。

中國加一

「阮胡樂」博士說,在製造業方面越南的策略是:中國 + 1。因為中國製造業規模已經很大,很發達,越南無法同中國在這方面迎頭競爭,所以只能力求成為客戶在中國之外的第二選擇。

例如客戶在中國已經投資設廠,但由於一些其它原因,比如成本和勞動力方面,這些客戶或許願意在越南也投資設廠。富士康,佳能和三星等公司在中國設廠的同時,在越南也有工廠。

在軟件方面,越南奉行的策略是:印度 + 1。因為印度在軟件開發方面做得很大、很強,同樣,越南企業能夠提高額外的服務。印度的客戶可以考慮在印度以外的市場,諸如中國和越南設廠或外包。所以越南會努力成為這些客戶的第二選擇。

「阮胡樂」博士說,在製造業方面,說「中國加一」,那個「一」可能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或者泰國,這些國家在這方面都可能對越南構成競爭。

印度加一

但在軟件開發方面,「阮胡樂」博士認為,「印度加一」的「一」,就只有中國和越南。其他東南亞國家在軟件開發方面對越南不構成競爭。

「阮胡樂」博士說,在同中國競爭方面,越南要努力確保勞動力價格比中國便宜。即使在越南國內市場,有時候越南公司也得同中國公司競爭。有的時候,中國產品在越南市場,它們的價格比越南製造的產品還便宜,這就說明越南的價格成本有問題。

「阮胡樂」博士說,越南不能因此責怪中國,只能怪自己。中國畢竟和柬埔寨不一樣。柬埔寨的勞動力價格比越南低廉,而中國比越南高,這就說明越南在一些方面的成本效率不如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