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鐘書遺孀發表公開信反對拍賣書信

中國已故著名學者錢鐘書因小說《圍城》廣為人知
已故著名作家錢鐘書的遺孀楊絳周日(26日)發表公開信表示,堅決反對拍賣其本人與錢鐘書及女兒的私人書信。
日前,北京一家拍賣公司宣佈,將於今年6月22日在北京舉辦一場錢鐘書書信手稿專場拍賣會,其中包括66封錢鐘書書信和《也是集》手稿,12封夫人楊絳的書信和《幹校六記》手稿和6封女兒錢瑗的書信。
而楊絳在公開信中表示,此事讓她「很受傷害,極為震驚」,並質疑說「完全是朋友之間的私人書信,本是最為私密的個人交往,怎麼可以公開拍賣?個人隱私、人與人之間的信賴、多年的感情,都可以成為商品去交易嗎?年逾百歲的我,思想上完全無法接受。」
楊絳還要求有關人士和拍賣公司「立即停止侵權,不得舉行有關研討會和拍賣」,否則她「會親自走向法庭,維護自己和家人的合法權利」。
收信人為同一人
據透露,即將拍賣的有關信件都是在1979年12月4日之後大約四五年寫的。而且所有這些信件都是寫給時任香港《廣角鏡》雜誌社總編輯的李國強。其中,錢鐘書和楊絳的去信,大多是與李國強商談《也是集》、《幹校六記》兩本作品的出版事宜。至於錢鐘書女兒錢瑗的信件,則是委托李國強幫她購買書籍資料。
而李國強本人對於拍賣信件一事則回應說,「這件事不是我做的,是我朋友。」
但至今為止,李國強也沒有透露是誰在拍賣這些書信和手稿,而且為什麼有關書信和文稿又在拍賣者手裏。
至於拍賣公司至今也沒有透露拍賣者的身份,而且表示不會因此取消拍賣。
拍賣公司還在楊絳明確表示反對拍賣後宣佈,把拍賣日期提前一天至6月21日,理由是提供場地的酒店改了檔期。
拍賣權之爭議
而中國法律界人士對於拍賣公司是否有權拍賣這些書信和手稿也有不同意見。
有專家認為,未經作者同意,拍賣私人信件嚴重侵害作者及他人的隱私權和著作權,應當依法禁止。而且有關書信和手稿的著作權屬於作者,因此作者和親屬可以以侵犯著作權為由要求拍賣行停止拍賣。
但也有專家表示,拍賣只是物權轉移,並不牽涉版權變更,因此,不違反著作權。而且既然收信人擁有信件的所有權,那麼,拍賣雖然有不妥之處,但卻不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