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陸委會民調:過半民眾認為大陸不友善

  • 嚴思祺
  •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陸委會
圖像加註文字,

台灣陸委會民調顯示表示台灣民眾願維持現狀。

調查亦顯示,台灣五成六民眾認為中國大陸政府不友善。「維持現狀」依然是主流民意。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周五(12月27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主張「廣義維持現狀」的民眾仍佔大多數(84.6%),其中以「維持現狀,看情況再決定統一或獨立」是6種意見中的最大多數(33.7%),其次是主張「永遠維持現狀」(24.1%)。

當被詢及,「中國大陸政府對我們政府的態度是友善,還是不友善?」56.8%的受訪者回答「不友善」,26.6%的人說「友善」。在中國大陸政府對台灣人民態度上,有44.9%的民眾認為「不友善」,39.3%的民眾認為「友善」。

本項調查是陸委會委托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在12月5日至12月9日以電話訪問台灣20歲以上成年民眾,有效樣本1,073份,信賴度為95%,抽樣誤差在±2.99%。

張懸事件與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主任陳陸輝接受BBC中文網訪問時表示,兩岸雖然已展開多方面的交流,但雙方關係依然十分敏感,最近的張懸事件與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可能增加了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的負面觀感。

陳陸輝解釋,中國大陸最近單方面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ADIZ),覆蓋大部分東海海域,相當程度與台灣的防空識別區重迭劃設,不但把釣魚台列嶼劃入,也緊貼著彭佳嶼空域,對台灣和東海周邊國家明顯構成挑釁行為。

另外,歌手張懸上月在英國演唱會展示並介紹中華民國國旗,遭中國大陸留學生嗆聲,並且引發大陸網民謾罵,更傳出張懸的北京演唱會因而取消。

調查中顯示,有近7成(68.7%)民眾支持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間交流問題。對於目前兩岸交流的速度,認為「剛剛好」的民眾有37.1%,另認為「太快」及「太慢」的比例分別為36.3%及15.8%。

陳陸輝指出,陳水扁主政時期,多數民眾認為兩岸交流太慢;馬英九當政時代,認為兩岸交流「太快」的人變多了。民意似乎具有調和的功能。

服貿協議支持度上升

本次調查結果也發現,有近6成(58.2%)民眾肯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有助台灣業者拓展中國大陸市場;46.5%民眾認為開放大陸服務業來台投資,有助台灣經濟發展;超過半數(51.6%)民眾認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和其他國家簽署經貿合作協議,具有相當幫助。

整體而言,有45.7%的民眾支持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和今年9月所做民調相比,提高5.6個百分點。另外,不支持的比例為40.4%,比9月時減少5.3個百分點。

陳陸輝指出,台灣在今年6月與中國大陸簽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之後,對於台灣與其他經濟體的談判有所幫助,並已陸續和新西蘭、新加坡簽定相關的經貿合作協議,民眾看到了這樣的效果,所以轉而支持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陳陸輝並說,馬英九政府加強對民眾的溝通和說明,也化解了部分人的疑慮。

但是,陳陸輝也提醒,不支持(20.2%)與非常不支持(20.2%)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百分比加起來達到40.4%,和支持的百分比45.7%相比較,兩者仍在伯仲之間,尤其是非常不支持的人高達20.2%,值得注意。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台頗受爭議,目前仍在立法院等待2014年3月10日之前辦完公聽會,才能進入實質法條審查。

(責編:高毅)

讀者反饋

中國民眾早就膩了這個重覆不斷的「戲碼」了吧!他們有些人反倒思考起老是糾結日本的侵略歷史,中共又為何不反思屠殺自己同胞的歷史?相對的,八國聯軍、滿人、蒙古人都有殺中國漢人的份,有這麼多外人殺中國人,為何又要這麼執著日本人呢?想也知道是中共有意的洗腦控制伎倆罷了,中共自己本身其實根本不在意日本侵略中國的歷史。<strong>Wataru, </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