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立法紀念抗日勝利與戰爭受害者

  • 蒙克
  • BBC中文網
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

圖像來源,XINHUA

圖像加註文字,

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

中國計劃用立法形式確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以及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消息引來網絡一片讚譽聲,有人說這是理性愛國的開始。

2月25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草案和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草案。人大常委會表示,決定通過立法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中國人民的意志的反映。

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升溫兩年來,中國反日民族主義情緒不斷升溫,中國許多地方多次出現大規模的反日示威遊行。中國知識界人士一直有人對這種民族主義高漲表示擔憂,他們認為民族主義被鼓動起來,容易失控,會對國家造成損害。

但對中國擬通過立法紀念抗戰勝利和抗戰受害者,一般報道和評論都認為中國此舉是針對日本右翼否認戰爭侵略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

國家象徵

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主任蘇智良接受BBC中文網採訪時說,此次立法草案審議說明了中國開始注重愛國主義的國家儀式,這實際上是愛國的制度化和常規化。

蘇智良教授說,在沒有立法前,政府應該也有關於抗戰勝利紀念日的規定,但公眾對此並沒有明確的意識。立法後,有關當局會舉行正式儀式和紀念活動。國外類似的例子有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日,以及美國紀念珍珠港襲擊的儀式。

他認為這種國家紀念日和儀式就是制度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對於現代民族國家來說,儀式的象徵意義對於形成和加強國家意識至關重要。每年舉行這樣的儀式,會讓青少年從小就有「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

蘇智良教授認為,在國家儀式和國家意識方面,這方面歐美國家搞得很好。中國在戰後70年才凖備立法紀念戰爭勝利和戰爭受害者實際是在這方面補課。

疏於儀式

幾十年來中國民間一直有呼籲紀念抗戰受害者的聲音,但蘇智良教授說,中國老一輩領導人對日本採取了以德報怨的做法。加上過去中日友好,中央政府不願意刺激日本。

但他認為,把紀念形式法律化並非為了刺激日本,關鍵是要尊重自己的國民,並且緬懷受害者和先烈。另外當局考慮設立兩個紀念日也是針對安倍第二任內閣後開始的右翼路線。

他認為這也不是為了刺激日本,關鍵是要尊重自己的國民,而且緬懷犧牲者和先烈。

蘇智良教授有多年在日本的生活經歷。他說,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策源地之一的日本,每年在廣島和長崎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紀念戰爭受害者。日本每年在「終戰紀念日」,天皇夫婦、皇族和內閣都參加一般在武道館舉行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

相比之下,作為被侵略國的中國卻疏於國家紀念儀式,沒有充分體現國家屈辱與輝煌的歷程。蘇智良教授認為中國有關在國家象徵性儀式方面補課,這比一般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活動更有意義。

(責編:路西)

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用以下表格:

讀者反饋

報道說的挺好,無需再做評論

<strong>dakan,</strong><br/>

孟光呀孟光,我看你是對中共有深仇大恨我也不管了。共產黨該罵你罵它也就是了,下下不管對錯一個勁的黑共產黨你有完沒完...共產黨殺了多少人跟日本人殺了多少有有關係麼?中共殺了人是錯的,tm的日本人殺人就正確了?你這個太借題發揮了就過分了。黑中共也麻煩你有水平點,別整個豬隊友。

<strong>看不過眼, Auckland</strong><br/>

早就該這樣了,連日本人都有原子彈爆炸的紀念日,我們早就應該設立南京大屠殺的公祭日,還有抗日戰爭紀念日

<strong> 未署名</strong><br/>

其實,這樣的紀念應該早就搞起來,不過,現在做,總比不做強。另外,以後一定對紅色政治恐怖運動,給國家,民族帶來的傷害,更要紀念,要從立法上否定中共,追認毛澤東為法西斯魔鬼頭子。

<strong>巴頓, 南京</strong><br/>

二戰日本侵華,殺了多少國人?中共入主中國,害了多少人命?大家心裏可有數?八年艱苦抗戰,有多少家庭害得流離失所?六十五載赤色統治,又有多少家庭害得妻離子散?從死亡的數字到受影響家庭的縱深廣闊,中共對國人犯下的罪惡,遠遠大於非我族類的日本。歷史豈能如煙?【立碑紀念】,給後人一個深切的反思自有其必要。然而,沉痛悼念二戰死難同胞之餘,為什麼對喪生在中共手上愈七千萬的同胞如此冷漠無情?一個不懂得【吸取歷史教訓】的民族,一個不願【正視歷史】的民族,災難與悲劇將會是【不斷重演】的。這樣的民族,算是偉大嗎?天天喊著【不願做奴隸】的人,不正是天天【做著奴隸】的人嗎?多麼的滑稽!多麼的諷刺!

<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