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女司機被打案:「女司機恐涉交通違法」

圖像來源,AP
針對男司機張某毆打女司機盧某之前,兩車司機是否有開鬥氣車並涉及交通違法問題,網民展開了激烈爭論(圖為一名正在試駕的司機,資料照片)。
據成都媒體報道,成都交管部門已成立專門調查組,對轟動網絡輿論的兩輛小汽車在該市三環路及輔道上涉及的交通違法行為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將在對雙方當事人調查完成後對外公布。
5月3日,成都一名女司機盧某因行駛途中突然變道,被男司機張某駕車逼停,隨後遭到毆打,導致女司機肩膀骨折和腦震蕩。張某目前因毆打女司機已被刑事拘留。
事件發生後,警方公布的男司機行車記錄儀錄像顯示,被毆打的女子曾兩次突然變道,險些造成事故。
被打成骨折和腦震蕩的女司機躺在醫院裏接受媒體採訪時,拒絕承認自己有任何過錯,並稱「以我這麼多年開車的經驗,在那樣的距離我變道過來出去,是沒有問題的」。
女司機被打事件
中國媒體報道所稱的兩車可能涉及的交通違法行為,女司機被當街暴打、男司機已被刑事拘留的事件,以及女司機拒絕承認有錯的舉動,引起了中國網民熱議和媒體輿論的圍觀。
成都商報援引警方知情人士說,"根據周二對被打者盧某的調查,盧某5月3日在三環路上從第二條道跨越實線進入第四條車道,後經匝道口駛離三環路主道進入輔道,其在這一行駛過程中違反了禁止標線,將面臨罰款100元、記3分的處罰"。
針對男司機張某毆打女司機盧某之前,兩車司機是否有開「鬥氣車」並涉及交通違法問題,網民展開了激烈爭論。
截至周三下午3時40分,有16.7萬網民參與了鳳凰網就「女司機『別車』被打事件」展開的網上投票調查。
網民看法
該調查顯示,約10.7萬票認為,「女司機違規變道,繼而追逐纏斗」是女司機挨打的主要原因,佔投票人數63.77%。
對於「輿論由譴責暴力,轉為指責女司機,你認為原因是什麼?」的問題,84.7%的投票者(14.2萬)認為,「女司機確有責任,且不承認有錯」。
對於「有網友人肉女司機個人隱私,你如何看待這種行為?」的問題,反對者佔16.11%,但40.28%(約6.76萬人)和39.26%(約6.58萬人)的人認為,「不贊成,一碼歸一碼」,或「贊成,就是要『教訓教訓』她」。
媒體評論
針對女司機被打,《南方都市報》的評論稱,這是「法律修理暴力,暴力修理野蠻」。評論認為,圍繞女司機被打輿情的逆轉是因為有這樣真實的社會背景:一方面中國迅速成為一個汽車大國,另一方面汽車文明嚴重匱乏,中國的道路交通事故不僅數量多,而且起因往往很低級、很野蠻,很多無良司機沒來由地貼身超車、隨意變道、野蠻夾塞,讓後車躲無可躲,讓無可讓。
評論指出,「這種野蠻的無腦的駕駛行為,往往會讓後車下意識猛拐猛剎而導致嚴重的事故,動輒車毀人亡,而前面這輛流氓車卻揚長而去,因為沒有刮碰、沒有見證連交通逃逸罪都扯不上,有不少人就這樣被這種暴力謀財害命,連喊冤的地方都沒有」。
中國央視在報道「成都女司機遭當街暴打」事件時稱,如果不是根據行車記錄儀的記錄,公眾或許根本無法了解其中違規變道,以及司機相互開「鬥氣車」的真相。
《新京報》周三以「變道女司機被打事件,自食其果誰都不冤」為題刊登評論稱,和急劇增加的私家車保有量相比,中國汽車社會的文明卻遠遠沒有相應地成熟。女司機變道被打這事能夠引起如此強烈的關注,也恰恰說明這樣的不文明相當普遍。
評論稱,倘若社會在熱議這一事件的同時,能夠形成「變道不對,打也不對」的共識,借此我們就離汽車文明更近了一步。
(撰稿/責編:蕭爾)
如果您對這篇報道有任何意見或感想,歡迎使用下表給我們發來您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