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界人士就特首候選人再起紛爭

香港立法會議員湯家驊

圖像來源,AP

圖像加註文字,

香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表示,被「點名」指有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不會令他改變對政改方案的態度

香港行政會議成員兼港區人大代表羅範椒芬在出席當地一個電台節目時點名稱,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湯家驊和郭榮鏗因「願意與中央溝通」而有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言論遭到被點名者的反駁。

羅範椒芬的言論在5月6日被香港多家媒體引述:她表示中央政府要求香港特首人選要「愛國愛港」,即在行為及言論上表達出願意與中央溝通和建立互信,並特別指出湯家驊與郭榮鏗兩人符合這一條件。

被他點名的兩名候選人均屬於反對中央政府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框架及香港政府政改方案的泛民主派,他們迅速回應表示,仍然堅持傾向在表決中否決該方案。

湯家驊回應指羅範椒芬的言論無助於促成泛民議員與中央溝通,反而會適得其反。

「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香港《星島日報》引述湯家驊回應說,相信相關言論並無惡意,但會使他成為民主派攻擊的對象。

他還表示,這樣的言論對他過去為政改尋求出路所作的努力不公平,影響日後人們對他建立議政平台時的看法,並且說如果有人認為他聽說自己有機會參選特首便投票支持政改方案,是對他的一種「侮辱」。

同樣被點名的郭榮鏗則回應說:羅範椒芬的說法,正顯示政改方案是人治的篩選制度。

泛民主派與香港政府關於下一屆特首選舉方案僵持不下,原則性分歧在於中央政府定下框架,參選人要先通過1200名「有廣泛代表性」的選舉委員通過才能成為候選人,泛民派議員認為這是中央政府排除異見者的選舉方法。

圖像來源,Reuters

圖像加註文字,

前香港特首董建華表示,特首候選人最重要是不能「反共」

之前一天,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在一個記者會中強調,有能力、理念和才幹的人都有機會成為特首候選人,但最重要的是不能反對共產黨。

當被問到公民黨成員梁家傑等一眾反對現有政改方案的議員是否有機會成為候選人時,董建華回應說他們「心知肚明」:是否有機會要看他們自己的態度。

對此,梁家傑指董建華沒有解釋何為「反共」,令人難以接受。

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則引用中國前最高領導人鄧小平的說法指,「愛國愛港」就是不做損害國家和香港的事情。

她表示,這個要求一點也不多,而「如果目標是推翻共產黨管治,就不符合國家憲法」。

5月5日,由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個人斥資25萬港元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調結果顯示,61.3%的受訪者認為,特區立法會應該通過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

(編寫:列爾 責編:蕭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