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癮少女弒母案引發討論

  • 凱麗·艾倫(Kerry Allen)、張英華(Helier Cheung)
  • BBC國際媒體觀察部
筆記本電腦鍵盤

圖像來源,PA

圖像加註文字,

青少年網癮問題正在中國社會引起更多關注

中國一名被強行送至網戒學校接受治療的少女,被指在離校後殺害自己的母親,案件引發一系列討論。

當地警方指,該名來自黑龍江省的少女,其母親在9月16日「被綁至死」,此外未有透露更多細節。

該名16歲的少女在媒體報道中被化名為陳欣然,報道指她在事後向警方投案自首。

當地媒體指,陳欣然此前被送往離家超過1000公里的山東省一家專門「治療網癮和規制叛逆期青少年」的學校。

澎湃新聞網站報道,她在網絡博客上發出的一份帖子稱,自己被兩名男子捆綁在車上強行送至該學校,在那裏待了四個月。

陳欣然還指,網戒學校中的學生經常被打,且時常被迫「對著便池吃飯」以作懲罰。

當地教育部門官員表示正在對該學校進行調查,該校則否認有任何體罰行為。

事件在互聯網上引發了關於中國青少年治療中心的爭議,以及關於家長應該如何養育孩子的爭論。

澎湃報道指,採訪到了一些學生聲稱自己在該校曾受虐待。

很多學生表示,他們會因為不聽從命令而被打,其中一人還說,他們因為抽煙而被打得「鼻青臉腫」。

另一些人說,教官有時候會不讓他們睡覺,罰他們站到凌晨。

一個學生說,她的父母支付每年3萬人民幣的費用,將她送進該校,而她過著「沒有尊嚴的生活」。

官方媒體《人民日報》報道,有數家媒體在事後曾嘗試進入該校了解情況或要求採訪,但被拒絕。

「軍事化的紀律」

由於媒體披露因網癮而導致失眠或抑鬱的青少年數量增多,網戒學校於2014年在中國被廣泛傳播。

《南華早報》報道,這些學校提供「身體訓練和心理諮詢,還在醫生認為必要的情況下進行處方藥物治療」。

在這些學校中的學生,主要參加軍訓和「實習」工作(比如切菜等),來提升他們「不良」的身體素質。

不過,《南華早報》指,曾有人批評一些學校「粗暴對待學生,將軍事化的紀律強加給青少年」。

「悲劇」

有關網戒學校虐待學生的指控在互聯網上引發抨擊,數以千計的網民表達了對陳欣然父母的憤怒。

一名得到大量點讚的網友帖子指,陳欣然的家長不配當父母。

另一名網友的評論則說,父母不能像對待牲口一樣對待自己的孩子,該評論得到了超過1000個讚。

不過,一些人也對陳欣然殺害母親感到震驚。

與此同時,媒體評論則將事件稱作「悲劇」,指出社會未能為這樣的家庭提供適當的諮詢和幫助。

《京華時報》的評論提醒家長「該醒醒了」,不要再冒險將孩子送進這一類治療中心。

「別再把孩子送進這樣的『牢籠』,」該報文章說,指這些學校「用暴力手段進一步傷害了孩子」。

《人民日報》評論員蔣萌則在觀點文章中表示:「某些家長確實對有網癮的孩子束手無策,社會上也缺乏正規的、專業的心理疏導與矯正機構,反倒是很多『野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