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台灣中正紀念堂停播《蔣公紀念歌》

中正紀念堂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圖像加註文字,

中正紀念堂成台灣最新一輪「去蔣化」討論的主角。

台灣執政的民進黨在周日(2月26日)批評國民黨堅持前總統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功過「未定」,指台灣層級最高的史政機關國史館公布的歷史檔案清楚顯示當年蔣介石曾下令鎮壓示威者,國民黨的說法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而就在前一天,台灣文化部決定禁止在台北中正紀念堂售賣有關蔣介石的紀念品,不再發放涉及威權崇拜的文宣品,原本開閉館時會播放的《蔣公紀念歌》停播。此番在二二八前夕推出的改變,將台灣「去蔣化」的爭論再推上高峰。

支持者認為那是在蔣介石拉下神壇的「第一步」,並認為那是即將到來的二二八事件70週年的「重要舉措」。但批評指民進黨的決定令台灣重回「高壓統治」的年代,並認為社會不應忽略蔣的功績。

民進黨的聲明指中正紀念堂是「黨國時代」的產物,現在的台灣不應再講求這種「威權崇拜」。

早就應該做

民進黨立法院委員鄭運鵬歡迎文化部的決定,認為那是2000年該黨首次執政時便應該做的事情,也批評中正紀念堂這個紀念蔣介石的地方是「反智」的,甚至是企圖抹掉這個「獨裁者」所犯下的罪行。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陳芳明更主張館方應主動移除蔣介石的銅像,並指出台灣已身處民主時代,每個人都應該客觀地看待歷史,不能因為個人感情而包容「不公不義」的事。

此前,台灣文化部也邀請了專家學者研究把中正紀念堂轉型成一個多元博物館。

Grey line

《蔣公紀念歌》歌詞

《蔣公紀念歌》有不止一個版本,台灣人最耳熟能詳的是1975年蔣介石過世後,教育部徵集的版本,由李中和作曲、張齡填詞。在70、80年代被編入音樂課本。

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

總統 蔣公,您是自由的燈塔,您是民族的長城。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為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

內除軍閥,外抗強鄰,為正義而反共,圖民族之復興。

蔣公!蔣公!您不朽的精神,永遠領導我們。

反共必勝,建國必成,反共必勝,建國必成!

Grey line

屬台灣第三大政黨時代力量的立法院委員徐永明表示,轉型的程序已差不多完成,只差修法,呼籲「不宜再拖」。

他也指出,這些舉措可以讓蔣介石在台灣社會的歷史「真實」地浮現出來。

屬民進黨的前總統陳水扁執政期間,曾經把許多以蔣介石命名的地方的名字改掉,紀念堂本身就曾被更名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直至2009年前總統馬英九決定回復原名。但是許多地方,如位於台北原稱蔣中正國際機場的桃園國際機場的名字則予保留。

台灣的政治大學校總圖書館內的蔣介石銅像被館方披上布禁止接近。

圖像來源,CNA

圖像加註文字,

蔣介石的生平至今在台灣仍具爭議,圖為台灣校園內蔣介石銅像被校方披上布禁止接近。

意識形態對立

反對意見認為,民進黨的舉措正是把蔣介石管治下的威權統治帶到現在,並指台灣社會需就蔣介石的功過作討論。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認為,蔣介石的是非功過應由學者專家以不同角度詮釋和評論,而這種定論不應由執政者「說了算」。

蔣介石的曾孫、現任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也認為,台灣已經民主化,官方應該將關於蔣介石的歷史資料全面呈現,好讓公眾能深入了解,並作客觀評論。

香港的親北京報章《大公報》也批評蔡英文政府的決定與當年陳水扁「去蔣」化舉措無異,都是為了掩飾自己政府的「施政無能」。

文章認為民進黨政府在操弄歷史製造社會對立,是「不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