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平:揭露中國「血禍」和艾滋疫情的醫生

王淑平醫生在美國猶太州去世,心臟病發作,享年59歲。
她生前是個普通的醫生,研究流行病,30多歲時做了一件職責範圍之內但需要勇氣的事,然後為此付出了人生代價。
「吹哨」是件危險的事,因為會觸動某些暗黑利益;吹哨者個人往往會因此付出代價。
王淑平生前最後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沒有考慮自己的命運。這是醫生職業操守的第一條。」
她去世前不久,以20多年前河南艾滋村和「賣血經濟」為題材創作的一齣舞台劇在英國倫敦上演,名為《地獄宮殿的國王》。
編劇高雅竹(Frances Ya Chu)是半個華裔,父親曾任美國外交官,母親是台灣人。她見過王淑平,對20多年前河南的「賣血經濟」並不陌生。
王淑平1991年開始在區衛生局下屬的血站工作。
不久,她發現當時在河南盛極一時的「賣血經濟」中一個可怕的安全漏洞——艾滋病病毒和肝炎病毒攜帶者賣血,血站的血液製品受了污染,然後又通過不同渠道傳染給健康的獻血者和更多無辜的健康民眾。
血站本身成了一個公共衛生隱患。
中國當時實行禁止血液製品進口的政策,以防止海外的各種病毒通過血液製品入境。但國內在血液的採集和處理方面十分落後,沒有任何預防污染、交叉感染的措施。
許多人賣血求生,但對這個過程中的病毒感染危險沒有絲毫概念。無論是官辦的還是民辦的血站都沒有肝炎和艾滋病毒排查機制。因此,丙肝病毒在各地的採血站暢通無阻。
王淑平寫疫情報告,最後衛生部下令必須對獻血賣血者做丙肝病毒檢測,她則被直接上司調離血站。
她隨即成立了一個臨牀檢驗中心,掛靠在衛生局,財務自理,主要工作是篩查血液樣本。
很快,她發現一個更恐怖的漏洞:一位艾滋病毒攜帶者曾在4個血站賣過血。
寫報告請求血站排查艾滋病毒攜帶者,又被告知太費錢,事情又不了了之。
王淑平採集了4百多份血液樣本,發現HIV抗體陽性反應率均在13%左右。
1995年冬,她坐下來開始寫疫情報告。地方衛生部門不理睬,次年到北京「上訪」,把報告和檢測數據上交衛生部。
她知道這麼做意味著給自己惹麻煩嗎?
「我當時沒這麼想。我以為馬上會採取行動來解決問題。作為醫生,我首先考慮的是病人和公眾的利益,不是我自己。我有機會修改報告,而且事情越來越清楚,如果不這麼做會有後果。
「我遇到了巨大的麻煩,涉及到權力金錢和無錢無勢者的衝突。我決定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毒的無辜的人站出來。」
王淑平去世前一個月接受倫敦Hampstead劇場官網採訪,她這麼回答。
最後的結果是她被開除公職,與丈夫離婚,告別子女隻身前往美國,從此再也沒有回過中國。
她的吹哨達到了目的。1996年,中國各地所有的血站都關門整頓。血站恢復工作後,增加了抽血前必須查驗艾滋病毒(HIV)這一項。
王淑平很開心,因為很多人將因此免於無辜感染病毒。利益受到打擊的人很不開心,包括地方衛生系統官員。
去世前不久的一天,王淑平接受BBC廣播4台《女性時光》節目採訪,回憶當時的情形:
「有一個地方衛生官員在一次公共衛生工作會議上公開抱怨,說哪個家伙那麼大膽,居然把這事報告到中央。
我站起來說,報告是我寫的,我是女人。」
1996年晚些時候,一名衛生官員告訴王淑平,她被停職了,可以回家伺候丈夫。
她當時的丈夫在衛生部門工作,因為妻子「吹哨」揭露河南「血禍」,在機關也受到排擠。最後兩人離婚。
2001年,王淑平隻身一人移居美國,英語名叫 Sunshine,意思是陽光。
就在那一年,中國政府承認華中地區面臨艾滋病危機,至少50萬人在血站賣血後感染艾滋病毒。河南是艾滋病毒疫情最嚴重的一個省。
政府後來開了一家專科醫院,專治與艾滋病相關的病患。
很多年以後,王淑平和美國人蓋瑞·克里斯滕森(Gary Christensen)結婚,到鹽湖城定居。她在猶他州大學當研究員。
但往事並不如煙。2019年,中國安全部門找到她在河南的親屬和以前的同事,目的是設法讓她出面阻止高雅竹根據她的經歷獲得靈感創作的舞台劇公演。
她沒有答應。《地獄宮殿的國王》9月5日如期在倫敦公演。
9月21日,王淑平在和丈夫和友人在鹽湖城登山途中猝死。據信她死於心臟病。
王淑平承認,說實話付出了代價:工作沒了,婚姻破裂了,幸福消失了,但同時救了成千上萬人的命。
她的朋友高大偉 (David Cowhig)得知王淑平去世的消息後發推特致哀:
「她是個意志堅定、無比樂觀、極富愛心的女性。」
「(她是)我的英雄。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