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拯救欧债危机面临国内压力

圖像來源,AP
學者認為中國拯救歐債面臨國內壓力
希臘決定就歐盟拯救計劃舉行全民公投,令歐盟國家感到意外。如果希臘公投反對接受拯救方案,勢必會引發金融恐慌,而且會使歐洲債務問題進一步擴散。
中國官方的新華社發表評論說,中國對歐元主權債務危機感到擔憂,如果希臘公投否決了歐洲的救援計劃,反對財政緊縮,那就會對金融市場和債務危機產生進一步負面影響,甚至會波及歐洲以外。
此前中國前央行貨幣政策委員餘永定也在《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歐洲對中國出手相救不應抱過高的期望。中國雖然多次表示願意向歐洲施以「援手」,但歐元區國家必須先要要自救。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之前也表態說,中國拯救歐洲問題不成立,歐洲和歐盟領導人已經很清楚問題出在哪,應該做什麼,也很清楚怎樣做。似乎中國早已預料到歐洲債務以及歐盟國家直接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困難
英國亞非學院的金融學者孫來祥教授認為,中國的外匯儲備雖然是央行資產,但卻是靠發行人民幣取得,也就是央行向中國老百姓借錢得來的資產。借錢給歐洲等於把中國窮人的錢借給歐洲更富裕的人。
孫來祥說,如果中國投資購買希臘政府債券,本來根據歐洲拯救計劃,希臘50%的債務是不用償還的;如果希臘公投否決了歐洲拯救計劃,希臘就要拒絕償還任何債務。如果中國經歷這樣的損失,在國內是無法交待的。
餘永定的文章也從國內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國人為什麼難以接受借錢拯救歐洲。他說,中國大批老年人會要求知道:在自己還沒有像樣的養老體系的情況下,為什麼國家要援助富裕的歐洲人、讓他們早日退休?
餘永定還指出,過去的經驗證明中國對美元的信心是錯誤的,所以中國承擔不起再犯同樣錯誤的代價。歐洲擴大紓困基金規模的協議中通過部分擔保以「杠桿化」歐洲穩定安排(EFSF)計劃並不能讓中國對自己的投資放心。
中國的風險
孫來祥說,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當中有1/4是歐元資產,其中主要是信譽較好的德國和法國債券,所以風險不大。德國有堅實的製造業,德國GDP單位成本在歐洲最低,最有實力。即使如此,如果歐元債務危機進一步擴散,德國肯定無力承擔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或意大利諸多國家的債務拯救負擔。
如果希臘公投後拒絕償還債務,國家破產,被排除出歐元區,孫來祥認為,中國在那種情況下不會受很大的直接影響,因為中國持有希臘債券數量很小。不過間接的影響是,希臘的局面會波及歐元區,中國對歐洲的出口會受到影響。
餘永定說,從地緣政治上講,中國希望歐洲能夠保持強大;另外歐洲是中國最重要的貿易伙伴,歐洲財政穩健、繁榮興旺符合中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