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485亿拨款获得通过

圖像來源,XINHUA
港珠澳大橋九洲航道橋設計效果圖,它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大型基礎設施。
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周五(18日)在大部份議員的支持下,通過港珠澳大橋485億港元撥款。
三項工程的撥款費用包括興建香港口岸的304億元、興建大橋香港接線的161.9億元,以及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及前期填海工程19億元。
此前,港珠澳大橋工程受一場環評司法覆核案件影響進度,其中公民黨涉嫌在幕後唆擺發起官司的東涌居民朱綺華婆婆,並意圖包攬訴訟。
香港政府表示,案件令工程延誤一年多,大橋成本需要增加65億元。
香港特區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估計大橋將會在年底前動工,預料可於2016年通車,並提供14000個就業機會。
然而,公民黨余若薇認為環評案件進行期間,法庭沒有申請禁制令阻止工程進行,質疑案件是否影響工程進度的主因。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約20名代表於撥款審議期間在門外請願,理事長周聯僑表示工程受拖延,影響到工人工作量不足。
有專業人士認為,港珠澳大橋可以進一步提升香港作為區內貿易及物流樞紐的地位。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系教授冼日明估計大橋需要100年以上來收回成本,但其帶來的間接收益無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