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抨击外交部向外国赠送校车

圖像來源,Other
一些網友批評政府的做法是「打腫臉充胖子」
中國政府向馬其頓捐贈23輛校車的舉動在互聯網上招致中國網民抨擊。
一些網民說,中國接連發生校車事故導致兒童死傷,外交部卻向外國贈送校車,令人感到諷刺。
11月16日,甘肅一家幼兒園校車發生車禍,19名兒童死亡。這輛限載9人的車輛事發時搭載了64人。
過去兩個月,山西、甘肅、遼寧都發生過校車事故,導致27名兒童死亡,35人受傷。
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向馬其頓贈送了23輛校車,馬其頓政府與中國駐馬其頓使館舉行了交接儀式。
在新浪微博上,網友把中國外交部戲稱為「援交部」,這個詞出現在上萬條跟貼中。
一位網友說,「...外交部寧贈外邦不予家奴,哀嘆「別國孩子在笑,中國孩子在哭」,籲外交部改名「援交部」!」
另有網友寫道:看到中國政府向馬其頓捐助校車令人想起起毛時代國人餓肚子而向阿爾巴尼亞送糧食,真是打腫臉充胖子,把瘡疤當光榮花,羞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說,中國向馬其頓提供校車是今年初達成的協議。
他說,中國接受過大量國際援助,隨著中國自身的發展,「我們也向外提供援助,雖然數額有限,這是中國國際責任的體現。」
《大家談中國》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大家投稿,請把文章發送到:按鍵 tougao@bbc.co.uk
讀者反饋
中國政府向馬其頓捐助校車應該是一種外交手段,和事故校車沒有太多關係,中國人口眾多,一些民營學校為了節約其成本和管理不夠到位導致的傷害。這是個社會問題,想當年我們80後都是自費上學,有時候晚上騎自行車上學,沒有車的打著手電筒,我哥當時就騎車撞過,甚至有些同伴被簸箕甲蛇咬過。中國那麼大,每天發生的事情的確是很多。陳長城, 中國 深圳
已經有很多網民打電話到馬其頓使館索回校車,希望得到這個事件馬其頓政府的反應。曹正琪, 江蘇
以前的中國是受各國朝貢。現在的中國是向各國朝貢。鐘, 馬來西亞古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