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大熊猫外交与商业操作

圖像來源,AFP
中國大熊貓抵達愛丁堡
中國大熊貓陽光和甜甜喬遷蘇格蘭愛丁堡動物園,最近幾天已經在英國媒體廣為報道。
周一(12月5日)的《金融時報》稱,「大熊貓推動中國與蘇格蘭關係」。
不過,報道說,雖然整個事情被描述成中國和西方的環保與合作項目,但是實際上周日抵達愛丁堡的兩隻中國大熊貓不過是地地道道商業協議的一部分,旨在讓中國和蘇格蘭共享紅利。
這兩隻大熊貓,被租借到英國生活十年,每年的租金是100萬美元。租期結束後,連同它們預計將生產的後代,都將送還中國。
中國方面收到租金的90%將被用於大熊貓保護和繁殖項目。
愛丁堡已經花了28.5萬英鎊修建熊貓館,另外每年還需出資7萬英鎊為大熊貓購買有機竹子,但是動物園方面希望熊貓的到來能將遊客人數增加至少35%,在十年時間為動物園多創收約 200萬英鎊。
熊貓政治和經濟
《每日電訊報》在頭版刊登大幅照片,形容這兩隻羞於在照相機前露面的大熊貓在面對歡迎人群時的想法:到處黑的、白的和紅的都是什麼呀?
《衛報》報道說,這對正處繁殖期的大熊貓象徵英國與中國之間蓬勃發展的政治和經濟關係。
另外,對愛丁堡動物園來說,在經歷了建館102年來最困難的經營階段後,大熊貓的到來彷彿天賜良機。該動物園去年虧損150萬英鎊,遊客人數下跌15%。大熊貓預計將吸引更多的遊客,也鞏固了蘇格蘭皇家動物協會在動物保護科學領域的聲望。
《泰晤士報》報道大熊貓抵達愛丁堡的同時,刊登評論文章:如(大熊貓)黑白顏色般分明,這不過事關經濟。
文章認為,自1972年中國贈送一對大熊貓給美國開始打破外交堅冰開始,中國與大熊貓所到國家的關係一直就是世界關注的問題。
「事實上,從更世俗的角度來說,大熊貓外交已經演變成了大熊貓經濟。捐贈一對大熊貓到外國動物園是協商定價的結果。」
「雖然薩爾蒙德先生(蘇格蘭首席大臣)將毫無疑問讚揚與中國達成的熊貓協議是對蘇格蘭國際地位的承認,但是簽署協議的卻不是蘇格蘭民族黨(SNP)的議員,而是作為英國人的副首相剋萊格。」
「說到底,中國對搞國家分裂毫無興趣(西藏就是見證),而且與承認蘇格蘭國際地位相去甚遠的是,這可以被看作是對英國的肯定。昨天晚上,甜甜和陽光被問及這一問題時,卻是一如既往地高深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