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中国:带剩菜给儿子的女工该不该开除?

  • 劉英團
  • 中國網友
五星級酒店
圖像加註文字,

很多五星級酒店浪費現象嚴重

在南京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4年的洗碗女工李紅將客人留下剩菜打包,打算帶回家給正讀大三的兒子補營養。酒店發現此事後以盜竊財物為由將其開除,稱扔掉食物是正常耗材,員工不得帶剩飯菜回家。(2月29日《山東商報》)

「洗碗女工李紅」和「五星級酒店」這包「剩菜戰」,我們都很同情這位洗碗女工李紅。一是一個月不到1500元的李紅不但沒有加班費,還要供養在南京上大學的兒子,生活著實艱辛;二是酒店裏多數的員工都往家裏帶過,而她卻被以盜竊酒店財物為由開除了,有點「殺雞駭猴」或「兔死狐悲」的感覺;三是我們都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心,我們擔心文化水平不高的洗碗女工今後的生活?四是知道貧苦飢餓滋味的人,對食物的浪費都非常痛恨。《重慶晨報》還報道過在渝開餐廳的法國大廚大衛·戴維瓦最痛恨浪費食物。他看到廚工把擺盤剩下的3個洋蔥圈丟進垃圾桶,直接從垃圾桶撿起來吃掉。而每次客人有剩的,他就會問為什麼要浪費,是味道不好嗎?所以,我們一邊倒的質疑和譴責酒店的「不近人情」或「冷酷」。但是,企業制度是一種剛性的要求,同情洗碗女工,別讓制度剛性軟化。

剛性指的是制度的硬度和強度,是制度與生俱來的品質和最重要的特徵,正所謂「制度面前沒有特權,制度約束沒有例外」。所有的制度,都是因為具備剛性才發揮作用。剛性意味著強制,強制一旦成為習慣,人們就自然而然地在制度範圍內活動,而不會輕易越軌。剛性意味著力量,有了這種力量,制度就能樹立權威性和嚴肅性,使人們做到令行禁止。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酒店的各種管理制度是企業規範高效運行的有力保障,制度要求員工按照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相關的規範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和工作。李紅在酒店當了4年的洗碗工,很清楚酒店對自助餐食物管理的流程,既然客人吃過剩下的一律拿到後台倒掉是「剛性的規定」,那麼作為酒店的員工就應不折不扣的執行,「很心疼」而「捨不得倒掉」,甚至「悄悄留下來帶回家」都是對制度的違反。

哈佛大學有一項校規:學生借閱的珍貴圖書只能在圖書館閱覽,不得帶出圖書館一步。一天,一名學生借閱了兩本珍貴圖書,因沒有看完,就偷偷帶出了圖書館。當天夜裏,圖書館發生大火,圖書被焚燒一空,這兩本書卻因此倖存下來。事後,這名學生將書還給了學校,校長還召開大會對他表示感謝後,但卻當眾宣佈將他開除。校長說:「你保留了學校最珍貴的圖書,理應得到讚賞;你違反了學校校規,理應被開除。」制度與人情是一對永遠的矛盾,非此即彼,無法融合。47歲的洗碗女工李紅在酒店當了4年的洗碗工,作為老員工「熟視無睹」一些員工背著領導往家裏帶東西非但不制止或舉報也就罷了,反而將應「處理掉」的「殘羹剩囊」裝起來帶回家呢?母性的舔犢深情我能理解,但如果說22歲的兒子還在長身體卻未免有些牽強。

因此,在執行制度上要有一股子狠勁和韌勁。「這事你就不能通融通融?」這是時下一些人企圖突破制度「底線」的口頭禪。但到底該不該通融呢?「法善而不循,法亦虛器耳。」一個得不到執行的制度,還不如沒有。剛性的軟化,會破壞制度的嚴肅性,降低制度的權威性,削弱制度的執行力。違反制度的行為,是對制度剛性的公然蔑視和挑戰,是對制度最大的傷害。剛性軟化的缺口,往往是在不經意間打開的。一個人沒有敬畏之心,就會想方設法鑽制度的空子。事實上,洗碗女工以前就曾給兒子帶過吃的。

從管理的涵義看,管理就是對人的管理,即對人的行為進行控制。「破窗理論」還告訴我們:必須及時修複「第一扇被打破的玻璃窗戶」,否則,會危及整個制度大廈。所以,酒店開除帶剩菜給兒子的洗碗女工我們不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如果酒店的員工可帶剩菜回家,那麼銀行職員也可把銀行的錢帶回家?軍工廠的員工把導彈回家也理所當然?所以,我們應把酒店洗碗女工帶剩菜給兒子被開除這事放在社會大環境中去考量,看酒店是否「不近人情焉」?當然,對帶剩菜給兒子的行為是否一定要開除,酒店需要謹慎的考慮;因帶剩菜給兒子是否失之過重,酒店應審慎的考量。

大家談中國》的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大家投稿,請把文章發送到:按鍵 tougao@bbc.co.uk

讀者反饋

事情本身我比較認同,餐飲業剩菜必須扔掉的做法除了有保證品質的含義,更有防止員工為了私分食品故意多做的作用。只是作者在最後一個段落裏的比喻有偷換概念的嫌疑,洗完女工帶剩菜回家和銀行職員帶錢回家、軍工廠工人帶武器回家是完全不同的。你不能把在法律量刑上根本天差地別的行為強行統一成「本質上是一樣的」這種判斷上來,這對於當事人是不公平。rfking, China, TJ

制度中若有不合理和不合現實情況的現象也盲從,是大財團欺負小員工。再說,把要丟的剩菜和錢相提並論,等於把檢你的垃圾的人叫賊,本身已犯了邏輯繆誤。孟波, 香港

從人性化的交代去分析,這個員工的行為,不至於到開除。更為甚者 ,這個員工體現了一種精神和善念。鬱悶與快樂, 中國

規矩不能通融,酒店的一針一線都不能帶走,這是酒店方面反反覆複重申的,你知法犯法,理所當然要受到懲處。毛澤西, 湖南韶山

這間酒店對事件的【處理方式】絕對【正確】。【貪腐】的形成,往往由於【疏怠】防範克制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貪慾】開始的。要【廉潔】在中國大陸【開花結果】,要學習的還多著呢。孟光,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