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中国:50%的自来水合格率让人纠结
- 劉鵬
- 中國烏魯木齊

圖像來源,Xinhua
調查顯示全國城市供水管網質量普遍低劣。(新華社圖)
據媒體調查稱,2009年住建部曾對全國城市飲用水水質狀況做普查,但至今未公布數據結果。多位業內人士稱,此次檢測結果實際合格率僅50%左右。調查顯示全國城市供水管網質量普遍低劣,不符國標的灰口鑄鐵管佔一半。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飲用水仍無法直飲。(據5月8日中國網)
此前,當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人們在感嘆著「還有什麼敢放心吃」的問題之時,往往會說一句:「難道只能喝自來水了?」想必市民和公眾普遍認為,就算食品問題百出,至少自來水還是合格的,是可以放心飲用的。然而,住建部「難產」的自來水水質普查結果,給了我們一些憂心。而業內人士的爆料,即僅50%的自來水合格,更是讓人有些作傷心和後怕。
分析我國城鎮自來水不合格的原因,有水源保護措施不當,供水管網不符合要求,自來水廠設備落後,爆管等二次污染嚴重,水廠等企業的生產管理不嚴格等多種。這些似乎都可以拿來為50%的自來水不合格辯解。然而,糾結之處在於,做為人類生存必須的物質,飲用自來水的合格率是否可以再提高一些?90%達不到,80%以上應該還是可以吧!?
自來水合格率不足有各種客觀原因的影響,但我國自清朝末年建設自來水廠,集中供水至今,也有上百年的歷史了,這期間難道還沒有積累起來足夠的自來水生產、處理與供應經驗?難道還不能保證從自來水廠出來的自來水,是可以放心飲用的嗎?
事實上,除過客觀原因之外,許多主觀性問題,才是導致自來水難以合格的根本原因。一是政府管理部門失職、失當,導致水源地污染。在百度裏輸入「水源地污染」查詢,可得到3050000個相關結果,其中不乏重大和特別重大的污染事件,可見我國水源地污染的嚴重性和保護的重要性。二水廠等自來水生產與供應投入不足。供水本是社會公共事務,是政府和相關自來水生產部門的歷史史命和重要責任。然而,近些年來,各自來水廠紛紛喊虧,一喊虧就漲價。至於水廠的生產成本如何,效益到底怎麼樣,公眾往往很難知悉。不說國家投入的資金是否足夠,是否全用在了改善供水之上,僅市民交上去的水費,能否被合理利用,是否如數的、保質地投入到了自來水生產與供應上,也讓人難以放心。
提高自來水合格率,絕對不是一件「挾泰山以超北海」的事情,政府相關部門和自來水供應部門,能否將自來水供應當成關係國計民生的大事來看待,能否建立起科學的、完善的自來生產與供應的制度體系,能否加大投入,加快生產工藝改良與更新,管線建設,能否下定決心懲治污染,保護水源地,等等。這些顯然才是自來水合格率高低的關鍵!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