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棉兰华人的叙述

  • Maskur Abdullah
  • BBC印尼部特約記者
印尼棉蘭華人聚居地
圖像加註文字,

印尼棉蘭華人聚居地Metal村

棉蘭是印度尼西亞的第三大城市。三分之一的人口是華裔。其中大約有四千人居住在棉蘭郊區的Metal村。這裏的華人家庭大多數是1959年時從亞齊省被趕出來的。當年的印尼政府通過了一項法令,禁止非印尼公民從事零售業,而且必須把生意轉給印尼人。法令導致印尼大規模的排華,造成許多人被殺,大批華人返回中國。許多還留在印尼的華人後來便落戶到了棉蘭華人聚居的Metal村。華裔Fat Nyan先生向BBC記者Maskur Abdullah講述了他的家庭經歷和同中國的聯係:

「我們這些 metal的居民過去是從亞齊被遷過來的華僑。1966年我們居住在煙寮等地,到了1970年,我們其中一部分被分配到這裏,建立了metal 村。這裏的地是當時一個愛國華僑捐送給我們居住的。

「我們在這裏辛勤地勞動,把這個村莊建了起來。到了1983年,來了一個華族的敗類,他以不法手段想爭取這塊地的土地權。我們就跟他鬥爭。到了2004年,捐送地給我們的陳家後裔在法律上得到了最終的判決,當時要給我們申請土地證。

「當我們在申請期間,這個華僑敗類和他的同伙們又用不法的手段製造新的官司,這個官司到現在都還沒有解決,這對我們 metal 居民來說是個很大的威脅。我們在這裏已經居住了三十九年,我們是應該能得到這些合法證件的。但是這些搞不法手段的人一直在阻攔我們,讓我們感到很遺憾。同是華族,為什麼不能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希望這個事件能擴展到全世界,讓全世界人知道,今天的華族應該團結,不可以以華族欺負華族這種精神來對付我們過去被逼遷的華人,這是我們的願望。」

Fat Nyan 先生說,雖然他並不經常回中國,他的家庭同中國仍有非常密切的聯係:

「我曾在1994年回到中國,那時我得了腰椎盤凸出症,在棉蘭沒有醫生可以治療。幸虧到了中國,我得到了治癒。在國內時我也去拜訪了1968年回國的父親和弟弟們。

「我沒回去時就知道過去中國很落後,人民的生活很辛苦。94年我回去時看到經濟上已蓬勃發展起來了,我父親和弟弟們也說現在的生活好得多了。

「在我弟弟的村莊裏,他們的生活跟我們在印尼還是一樣,講的還是印尼話。他們曾經組織了一個舞蹈組,到印尼駐北京領事館表演過,跳的是印尼舞。可以說,印尼的風俗習慣他們也帶到中國去了。我們感到,中國的進步我們印尼這邊可能還要有一段時間才能跟上。」

在這個棉蘭的華人聚居地,可以看到居民的生活不錯。Fat Nyan先生說,目前的印尼政府也對華裔採取了比較開放的政策:

「我們這些居住在 metal 村的華僑,最早的時候是以打工為主。在經過大家辛勤勞動後,有很多去經商,現在大家生活比較好,做生意的人也很多。

「印尼政府方面現在政治方面也對我們比較開放,我們這邊也有成員在今年的選舉中參政到棉市的議院裏去,這是我們 metal 華人的光榮。所以說,我們居住在印尼現在同過去相比已經是區別很大,我們感受到印尼這個地方也就是我們的故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