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泛民力推“五区总辞”
- 黃偉國
- BBC中文網香港觀察欄目自由撰稿人

泛民要求政府必須交出普選時間表
泛民主派政黨社會民主連線月前提出五區總辭,藉補選變相進行普選公投,迅即掀起激辯。在特區政府公布2012年選舉安排,幾乎原封不動地重拾四年前被泛民否決的方案後,這股五區總辭的旋風越刮越急,泛民分成支持和反對兩大派,隱現分裂危機。
政府公布的2012年選舉安排,要點是:一、立法會議席由六十席增至七十席,增加的十席中五席由普選產生,另五席由泛民強烈反對的功能組別選舉產生,五個功能組別議員,來自民選區議員互選,政府宣稱這提高了民主成份;二、負責提名和選出行政長官的八百人選舉委員會,一直被泛民抨擊為小圈子選舉,這次成員由八百人增至一千二百人。
官方表示,新方案「更前衛、更進步、更民主」,但前工商及科技局局長王永平卻在報章撰文,批評這方案比重拾四年前被否決的方案更差,因為上次建議選委會人數由八百人增至一千六百人,這次只增加至一千二百人,他不相信現時民意會比四年前更保守。
泛民政黨及支持者的反對就更強烈。長期以來,泛民都懷疑人大常委會就2017 年及2020年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承諾會否實現。事實上,人大常委會亦只是表示,「可以」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也「可以」在普選行政長官後普選立法會。
因此,泛民認為即使不能實現2012年立法會普選,政府亦必須交出普選時間表和清楚說明何時取消功能組別。可惜,政府這次交出的方案仍然欠奉。火上加油是,官方近期不斷公開放言,暗示可能會以某種形式長期保留功能組別。這包括身兼基本法委員會委員的法律專家饒戈平聲稱,未來普選或包括功能組別,普選定義最後須由中央釋法以作解釋。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亦謂,2020年立法會選舉是否取消功能組別,暫時未有共識。
泛民最憂慮,大家一廂情願以為中央承諾2020年實行立法會普選,但最終中央會又一次釋法,指功能組別其實已算是「普選」了,而這次政府方案重提區議員互選,就是為這種模式開路。政府正是屬意未來採用這種功能組別,因為民建聯等親政府政黨傳統上優於區議會選舉,政府較易掌控局勢。如此,立法會現況將會持續,即變相實行兩院制,讓較保守的功能組別議員永遠牽制民選議員。
四年前,泛民已否決過一次方案,今天,政府幾乎原封不動拿舊方案推出。有支持者表示,冷飯殘羹很難下咽。不過,有分析認為,政府如意算盤正是一次又一次推出「有毒方案」,如果泛民一次又一次否決,拖延普選的責任正好讓泛民來負。
因此,社民連遂力推「五區總辭」,讓泛民政黨在五大選區各派一名立法會議員辭職,再以全面普選作為單一政綱,將補選變為公投,如果勝出,就清晰顯示了民意支持普選。
社民連就「五區總辭」發表政治說帖,認為計劃可以將人民響亮的聲音帶給中央和特區政府。大家不必過份擔心結果,即使支持政府的民意佔上風,雙普選的政治目標短期不能實現,也會讓全民公投確立成為最直接的民主政治模式。社民連指,人大就2017年及2020年的選舉立場,其實是從現在起把普選拖延十年,但香港人還有多少個十年?若然無法突破,港人只會被同化為一群順民,普選也只會被拖延玩弄,永無實現一天。
代表年輕支持者和較草根階層的社民連,這次與代表中產專業階層的公民黨連成一線,力推「五區總辭」,立場充滿理想主義色彩,也反映了爭取民主二十年無寸進後,不少泛民支持者憤怒得欲背水一戰。
但是,泛民議員人數最多的民主黨,正副主席何俊仁和劉慧卿都不支持「五區總辭」。何俊仁更明言「此路不通」。泛民中的反對理據主要是從現實出發,包括:一、如果泛民補選失陷一、兩席甚或二、三席,後果嚴重,可能失去對保守方案的否決權;二、據一些調查,選民對「五區總辭」支持度不高;三、泛民將補選轉化為普選民意公投,可能只是一廂情願,對手如果不以普選作議題而以民生問題應戰,又或者中央根本不認真看待補選結果,效果便會大打折扣。
泛民內對「五區總辭」分支持和反對兩派,前者相信民主前途就像魯迅所描寫的有人在鐵屋中沈睡,只有醒過來才有機會衝破鐵屋,否則只得在沈睡中滅亡。但反對者卻擔心「五區總辭」失敗後有種種致命後遺症。由於結果難測,辯論亦難有定論,過程也可想而見非常激烈而痛苦。
讀者反饋
香港人對大陸同胞持有那麼負面的看法,就是因為北京政府根本無理香港人的意願來做事,明顯地違背港人利益。樓上yao的言論就正正解釋到為何港人對大陸政府及人民那麼反感。 香港有別於台灣,就算北京如何打壓,無人會搞到港獨。現時香港人只想有一個由自己選出來的政府,真正實行港人治港。啊曾, Vancouver, Canada
香港普選是香港民主的進步,但是,普選之後,會不會有港獨出現,香港人骨子裏瞧不起大陸人,但是又離不開大陸。就和其他地區的華人一樣,瞧不起今天的大陸人,但是還靠大陸人做生意。 中央政府應該理直氣壯的硬起來,不可以對香港人予取予求。 我是大陸人,我不一定支持大陸各級政府政策,但是我也不喜歡大陸和其他地區的民主派。這些人根本不了解中國的現狀。 yao, Singapore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