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国官民网络博弈的白皮书
- 嵇偉
- BBC中文網記者

一名網民在北京的一個網吧裏上網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星期二發表《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重點是加強對互聯網的有效管理。 外界擔憂,這可能預示北京當局將加強打壓網上言論自由。
旅居美國的中國政務評論家、《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也是持這一觀點的人之一。他認為這份白皮書為當局打壓網絡言論自由提供了政策框架。
近年來互聯網在中國不僅使用人數最多,發展最快,而且網絡在社會事件中起的作用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穿針引線的媒介作用,變為吹衝鋒號的主導作用。
張偉國在接受BBC中文網的採訪時說,隨著微博——尤其是Twitter、Facebook等的進入,網上的民意迅速地從虛擬變成了實體的民間力量。
這種力量是過去六十年中國共產黨統治期間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也是反對力量成長這麼多年來,第一次達到現在這樣一種對中共政權有著殺傷力的階段。
張偉國認為,網絡白皮書的出台,就是由於網絡威力日益強大,導致了政府對網絡的擔心也日益增加,所以必須對此加強打壓。
但從另一方面看,由於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在中國,在世界各地的網絡犯罪率都在大幅上升,因此網絡管理也的確變得越來越重要。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中國當局在網絡白皮書中強調,中國面臨嚴重的網絡安全威脅。所以當局以「保障國家安全」為由來加強網絡管理,是否有它的合理性呢?
張偉國對此持反對意見。他舉中國近年來因網絡問題被判刑的案子為例,幾乎沒有一例案子與網絡安全、國家安全、或者黑客破壞有關。
中國網民在有無限上網服務的咖啡館裏上網
他說,那些因網絡犯罪被監禁的人,都是因為報道了新聞、揭露了內幕、在網上組織了維權活動、對貪官污吏形成了制約、或者得罪了地方黑勢力。
事實上中國當局對互聯網的管制已經很嚴,因此外界擔心,如果再進一步加強管理的話,會對中國的網絡自由和言論自由起更負面的影響。
張偉國卻對此表示樂觀。他認為,中國政府對網絡的打壓從網絡發展開始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儘管中國具有世界上最嚴格的網絡管制法律、規模最大的網絡警察,採取過金盾、綠壩等網管措施,但幾乎都不成功。
張偉國說,網絡白皮書的出台反映出中國當局管理模式的落後,它仍然在用前網絡時代的社會管理方法來管互聯網。但中國網絡的發展遵循的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規律,無論當局看上去多麼氣勢洶洶,網民仍然會找到掙脫封鎖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