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西方開放式民主令中國有機可乘?

圖像來源,EPA
過去5年中國擴大其對民主國家的滲透、影響和間諜的努力
《金融時報》星期四(14日)發表該報亞洲版主編吉密歐(Jamil Anderlini) 的文章稱西方開放式的民主可能讓中國有空可鑽。
吉密歐說,世界自由社會國家所尊崇的開放、多樣以及容忍等價值是民主社會最大的強項。
但是,民主社會的這些特性最可能成為一些威權國家,例如中國可利用的薄弱之處。
作者隨後舉了最近引起關注的新西蘭華裔議員楊健涉嫌間諜活動調查的例子。
吉密歐說,楊建曾在中國兩所眾所周知的培養軍方情報人員的軍校就讀和任教,也許他已經完全切斷與中國軍事情報網絡的關係。
然而,問題是他能夠幾乎沒有經過嚴格審核,就輕鬆進入新西蘭議會,並成為議員,還掌管過外交、國防及貿易等事務這一事實的確令人擔憂。
這一事件應該給西方其他民主社會敲響警鐘,因為在過去5年中國擴大了其對民主國家的滲透、影響和間諜的努力,包括在加拿大、美國和英國的成功例子。
儘管楊健本人稱這是有人在大選前對他進行"抹黑",就因為他是中國人。
但吉密歐認為,在大選前10天楊建的中國軍校背景才被暴露,而過去的許多年他都對此進行隱瞞,這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問題。
與此同時,楊建一直擁護讓新西蘭的對外政策與中國保持一致。
文章作者說,這一切表明面對來自非自由國家的潛在威脅,西方自由民主社會其實可能比大多數人想像得更加脆弱。
如果沒有勇氣應對來自非自由國家的潛在威脅及其顛覆的努力,我們將損害這些偉大的民主制度。
喬木離京赴美
《衛報》周四報道了原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教授喬木上周五(9月8日)全家離開北京前往美國的消息。
喬木是中國敢言的知識分子,他主張多黨制和實現民主。他由於無法在中國的體制內自由授課於今年4月辭職。
他曾就中國的媒體審查、言論自由以及其他一些比較敏感的話題多次接受過外媒的採訪。
之前,他曾表示將不會逃離中國,希望自己能為改變中國做出努力。
但是,隨著習近平上台後對媒體和自由的控制逐步收緊,喬木在中國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微弱。
喬木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說,他將會想念中國。而他的朋友表示,喬木追求中國民主社會的夢想不會改變。

英媒:新西蘭華裔議員楊健到底是不是間諜?
美國一名中國問題專家說,近年來中國積極培養在西方民主國家的草根階層政治人士,幫助他們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