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报摘:拜登反对中国威胁论

美國副總統拜登2011年8月訪問中國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美國副總統拜登認為美中能夠雙贏(資料圖片)

今天9月9日英國主要報章的頭版消息包括:英國首相卡梅倫呼籲恢復學校精英製,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911襲擊十週年之際說伊朗才是真正敵人,英軍對伊拉克在押者的暴行,奧巴馬4500億美元刺激方案。

關於中國的報道則有英、中加強經濟聯繫,美國副總統拜登表示中國崛起並非美國的衰落。

《國際先驅論壇報》內頁名人學者觀點的欄目,刊登了拜登的評論短文。他說中國的成功可以使美國更加繁榮而非相反。

「我們經常聚焦在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但去年美國的公司出口超過1000億美元的貨物和服務到中國,支持著以十萬計的職位。事實上,我們對中國出口的增長比對全球出口的增長快很多。」

「與我見過面的中國領導人了解中國經濟必須從依賴出口、投資、重工業移向消費和服務。」

「很多評論說中國「持有」美國國債,事實卻是美國人持有國家的債務。中國僅持有8%的美國國債,相比之下,美國人持有近70%。美國堅持承諾履行其財政義務其實是為了美國人,同時也是為了海外持有人的利益。美國因此永遠不會違背債務義務。」

英中貿易關係

《金融時報》內頁文章報道,英國財相奧斯本與中國副總理王岐山在星期四(8日)的會晤中均表示加強兩國經濟合作的意願。

報道說,這次倫敦會面比較六月份兩國高層會晤來得輕鬆。「中國利用王岐山這次到訪正式表示支持在英國交易人民幣。」

「對人民幣離岸結算業務有興趣的除了倫敦,還有新加坡和台北,但這三個地方將要等待中國先於香港試辦人民幣離岸結算。」

英軍虐囚事件

《衛報》和《獨立報》的頭版消息是伊拉克平民巴哈·穆薩死亡調查報告的公布。

《衛報》說,報告譴責一些英軍人員「暴力地和怯懦地虐待」的行為,導致一名伊拉克人在英軍羈押期間死亡。

報道說,有關穆薩死亡的報告引起極大反響,國防大臣福克斯透露國防部的調查找到令人關注的其他虐囚指稱的證據。

《獨立報》在頭版刊登了巴哈·穆薩頭部受創血跡斑斑的面部的照片。

報道聲稱經過他們為穆薩討公義的八年努力後,終於有一個譴責英軍的定案。

《獨立報》說,調查小組嚴厲批評英軍士兵的暴行絕非獨立事件,但認為虐囚現象未成為駐伊拉克英軍的「根深蒂固做法」。

《泰晤士報》頭版消息是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在9·11襲擊十週年之際對中東局勢的看法。

報道引述布萊爾說,支持推翻敘利亞和伊朗的政權。他指出,國際部隊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取得初步勝利後,因為伊朗的因素令戰鬥延續。

各大報章均在內頁刊登9·11襲擊十週年的專題報道。

英國精英製

《每日電訊報》頭版消息引述英國首相卡梅倫說:「英國需要恢復學校精英製。」

報道說,卡梅倫將宣揚這個觀點,他說這是解決「破碎」社會和確保經濟未來的方法。

卡梅倫認為傳統的精英教育是有效的,「對學生加強紀律、要求更嚴格、給學校更多自由、提高期望等都是改善教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