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記者助力「抗擊」歐洲熱浪:分享各國避暑小貼士

圖像來源,AFP
巴黎熱浪滾滾,埃菲爾鐵塔前的噴泉大受人們的歡迎。
六月份北半球進入夏季後溫度開始持續升高,歐洲大陸許多國家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熱浪衝擊。法國、德國、意大利、瑞士等國本周開始出現持續高溫,而且溫度還將進一步爬升。
預計,許多國家近年來的高溫紀錄可能不久將被打破。
圖像來源,EPA
瑞士人跳到河裏避暑
專家說隨著氣候變暖,這種高溫和熱浪天氣將會增多並且變得越來越普遍。
既然熱浪將成常態,那麼人類必須做好心理凖備。同時,應該學會如何防暑降溫,保護好自己,謹防中暑等與高溫天氣有關的疾病。
熱浪不適症狀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柏林的炎熱天氣讓噴泉派上用場。
天氣炎熱會給人帶來一系列的不適,特別是老年人、嬰兒和有身體疾患的人,例如心臟病、腎病或是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根據一項科學和醫學研究數據,同過去幾年相比,自從2003年以來由於熱浪導致的額外死亡人數大約有7萬人。
圖像來源,EPA
匈牙利小男孩在噴泉中尋找涼意
健康專業人士建議,如果任何人感覺頭痛、頭暈、食慾不振、噁心、汗多、抽筋、呼吸急促或是極度口渴等都應該立即消暑。
如果人體體溫升到攝氏40度(華氏104度)並伴隨其他症狀,很可能是中暑了,應該立刻就醫。
不要小看中暑,因為它可以引起昏迷以及帶來嚴重後果,包括對人體重要器官的永久性損傷,嚴重者還會引起死亡。
英國難得有大太陽,但溫度高升英國人到公園裏避暑。
BBC記者避暑技巧
BBC國際部的許多記者和工作人員來自熱帶國家:例如澳大利亞、北非、中東、南亞等。這些國家夏天的高溫可以達到攝氏50度左右。
圖像來源,AFP
德國動物園中的北極熊也熱得受不了了。
他們為人們提供了一些簡單易行的夏日避暑辦法。
圖像來源,AFP
在羅馬的中國遊客打遮陽傘乘涼
以下分別是尼日利亞、坦桑尼亞、也門、巴西以及孟加拉記者同仁的建議:
BBC colleagues from hot countries give their tips for staying cool
- 穿寬鬆和輕便衣服,最好選擇反光的白色衣物(黑色更吸光,適合天冷時穿)。戴太陽鏡保護眼睛。
- 多用冷水衝淋浴。
- 一定要補充水分:比如喝水、檸檬茶、冰茶、新鮮椰汁等。
- 隨身帶一個小手巾,隨時可以用冷水浸泡後搽臉和頭部。
- 選擇薄和透氣性好的棉被單(中國夏季有睡涼席和涼牀的傳統,有類似之處)。
- 注意開窗通風以及使用風扇等。
- 在樹蔭處乘涼和休息,有條件的話可以選擇在戶外過夜。
其他避暑良方
- 塗抹防曬霜、出門戴防曬帽或打遮陽傘。
- 如有可能盡量避免在太陽光最足時出門:即早上10點到下午4點之間。
- 晚上睡眠時把冬天用的熱水袋灌滿冷水放在牀上。
- 利用智能手機提醒自己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喝水。
- 白天拉上窗簾和關上百葉窗,防止陽光烘烤房間。
- 穿透氣性好的鞋襪。
- 多吃西瓜、黃瓜這類含水分較多的水果和蔬菜。盡量少喝含糖和酒精飲料。
- 避免用烤箱或火爐做飯,可以考慮多使用微波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