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德勒是史上最偉大網球選手嗎?

羅傑•菲德勒在布里斯班公開賽決賽中戰勝拉奧尼奇,贏得第1000場賽事。
從表面上看,羅傑·費德勒沒有什麼太特殊的本事,能在布里斯班公開賽決賽的惡戰中戰勝米洛斯·拉奧尼奇。
那只是他網球生涯中的許多次榮譽之一,而且布里斯班公開賽通常被看作是規模更大和更激烈的澳大利亞公開賽的熱身賽而已。
但是以6-4 6-7 (2-7) 6-4打敗24歲的加拿大選手拉奧尼奇,費德勒成為ATP賽事有史以來第三名獲得1000場勝利的男子網球運動員。
費德勒說:「我這麼多年打了許許多多場賽之後,才贏了這個第1000場,這對我意義重大。」
魔幻數字
這是對承受重大壓力之下所體現的能力與技巧的測量,「1000場」這個魔幻的數字,把費德勒的職業生涯定義為成功和勝利。
當然,有些人認為,這只不過是個統計數字而已,但是數字還真的能對體育明星的職業生涯起相當大的影響。
以板球為例,薩辛·坦都卡在獲得99次國際賽百分紀錄之後,花了1年時間,才成為全世界第一位創下第100次國際賽百分紀錄的板球選手。
早在1990年代初,加裏·萊因克爾曾獲得全世界「最佳足球射門手」的稱號,他共為英格蘭隊出場80次,進球48個,雖然僅比博比·查爾頓的49個進球少一個,卻仍然只能屈居第二。
再看一級方程賽車F1,邁克爾·舒馬赫打破了幾乎是不可戰勝的車王塞納的紀錄,他在記者會上甚至流下了眼淚。
最偉大的?
回到費德勒,在打敗拉奧尼奇之後,他儘可以為自己成為有史以來第三名打勝1,000場的男子網球手而慶祝。
那麼現在人們要問的是,費德勒是不是網球歷史上最偉大的選手?
從數據看,他是ATP歷史上第三名1,000場獲勝的網球手,但即便他能超過第二名伊萬·倫德爾的1,071場,第一名打勝了1,253場的吉米·康納斯卻不是那麼好超越的。
費德勒每個賽季的平均獲勝數字在59次以下,所以從數據上看,他必須還要再打5年,到他38歲的時候,才能超過康納斯,最終攀上頂峰。
但是與康納斯不同的是,費德勒的成功被普遍認為經過了更艱難的奮鬥,他經歷的是網球歷史上最艱難的時代,所以許多人認為,費德勒應該被稱為最偉大的網球手。
(編譯:嵇偉/ 責編:董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