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鴻:綠營兩個太陽對兩岸議題的凖備

蘇貞昌(左)與蔡英文

圖像來源,z

圖像加註文字,

民進黨內的兩個太陽,蘇貞昌(左)與蔡英文

民進黨內的「兩個太陽」—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與前主席蔡英文,最近不約而同,都開始著墨兩岸議題。

蘇貞昌十九日啟程訪問歐洲,將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對兩岸議題發表演說,蔡英文更於日前指派其核心幕僚,前財政部長林全組團正式訪問中國,林全回台之後,外界紛紛揣測,林全此行是在為蔡英文訪中鋪路。

蘇蔡動作頻頻

但是蔡英文說:「大家不必過度政治化,我現在真的沒有計劃到對岸訪問。」林全也強調,此行純粹是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實況,以及未來策略;僅管蔡英文一再表示,她一向主張兩岸應該透過交流來增加彼此的了解,但是授權首席幕僚正式訪問中國,即便定位為「專業為導向的交流」,仍然難掩其具有高度的政治意涵。這樣的動作,也更令人關注,蔡英文在兩岸議題的下一步,會是什麼?

在2012總統大選落敗之後,蔡英文未再針對兩岸議題出現新的論述與動作,民進黨內人士說,蔡英文如欲再披戰袍挑戰2016總統大選,就不能忘記她未走完的「最後一哩路」—兩岸關係!所謂的「台灣共識」其內涵至今未界定清楚,「謹慎雖然好,但是太過不清楚,是不足以引導社會方向的。」

同樣的狀況,也出現在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身上。

蘇貞昌大張旗鼓花了半年時間,開了九場華山會議,一月十四日公布的「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內容卻令許多人失望,雖然明言民進黨要與中國進行「智庫與城市交流」,其實民進黨執政的縣市首長,早已藉由發展觀光、推銷農特產品等緣由,堂而皇之地「登陸」者,不知凡幾;至於智庫交流,蔡英文的小英基金會也不待這份紀要的公布,已率先搶先一步正式訪問中國,換句話說,「智庫與城市交流」這句話,根本已經實質在進行,算不上什麼新的突破之舉,無怪乎,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會認為,蘇貞昌並沒有藉由「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而得分。

檢討紀要沒新意

值得注意的是,「2014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並沒有提出新的兩岸論述,沒有柯建銘的「凍獨」說,也沒有謝長廷的「憲法各表」,許多評論者認為,這份報告完全顯示出,蘇貞昌並沒有辦法整合黨內基本教義派與開放派之間的意見,難怪謝長廷會說出,這份報告讓人「無感」的評論。

或許也因為內容的了無新意,因此這份報告的名稱,最後定位為「紀要」。比起「台獨黨綱」、「台灣前途決議文」、「十年政」等論述來說,「位階」降了許多,郭正亮以此觀之,認為此文件一點也不具備「指導全黨中國政策的約束力,充其量只能說是九場華山會議的參考結論而已」。

「台灣共識」的內涵是什麼?上一次總統大選,蔡英文選擇了模糊以對,沒能把「台灣共識」的內涵說清楚,依然無法消除外界的疑慮,蘇貞昌也無意在此刻表態,民進黨一直是個政治精算師,從政治利益與價值思想,都很難割捨台獨意識,但是,想贏得總統大選,這「最後一哩路」的問題,始終是要面對的。

本文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網友如要發表評論,請使用下表:

讀者反饋

受不了中共的利誘,吃虧是早晚的事。

與狼共舞,終必遭狼吻。

國民黨丟失大陸的慘痛教訓,難道已忘記了嗎?

一笑泯恩仇?

誰跟你玩這個的?

<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

民進黨的台獨意識是清晰無誤的, 祗是在此意識上對兩岸關係的公開表態是模糊的; 當中要留意的是蘇貞昌很可能比蔡英文親日. 蘇貞昌與日本的關係耐人尋味,可與李登輝相是並論.

<strong>香港仔, 香港</strong><br/>

「久分必合」。未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