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來鴻:王張會的背後

  • 林楠森
  •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陸委會主委本周前往南京與國台辦主任的會談,是49年以來兩岸最高級別政府官員的正式對話,而其歷史性破冰的背後,在台灣與國際上都有不少議論。

王郁琦與張志軍雖然在去年APEC會議已經碰過面,但這次的南京會談是這兩個雙方負責對方事務政府單位的首長,有史以來首度正式會談。

也許是在去年王張兩人見會後馬英九宣稱這是"治權互不否認"被國台辦回敬其"想像力太豐富",馬英九政府對這次會談已不再稱是北京承認其治權。

馬英九對這次會談說法已改為這是"兩岸隔海分治六十五年來第一次,也是兩岸邁向和平繁榮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自信與焦慮"

北京過去因為不承認台灣政府而拒絕同陸委會直接往來,對於這一長久以來立場的鬆動,西方觀察家認為這是北京抓緊時間利用馬英九剩下的任期。

紐約時報引述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問題學者蘇利文的話說:北京知道馬英九親中,但卻不知道兩年後的下屆台灣總統會如何。

Skip Podcast and continue reading
Podcast
BBC 時事一周 Newsweek (Cantonese)

BBC國際台粵語節目,重溫一周國際大事,兩岸四地消息,英國境況。並備有專題環節:〈記者來鴻〉、〈英國生活點滴〉和〈華人談天下〉。

分集

End of Podcast

台灣前陸委會副主委童振源則認為,中國政府之所以改變長久以來政策同台灣陸委會打交道,一方面是因為自信,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焦慮。

童振源說「大陸的自信來自於過去三十多年來的經濟快速增長、國際地位提升、政治制度可以支撐經濟增長與社會穩定,以及兩岸實力差距越來越大」。

而他提到的焦慮則是過去五年北京對台採溫和政策,但台灣認同與拒統的民意持續快速增加,以及馬英九政府仍不願進行政治談判等等。

童振源並從中國權力政治的角度分析說,若民進黨的台獨立場沒有改變且在2016年執政,胡錦濤傳承給習近平的兩岸和平發展資產將消失,可能對習在中共內部的個人威望與權力造成致命性傷害。

習馬會

相對於對北京動機的各種分析,台灣一些時事評論員從馬英九指派親信王郁琦出任陸委會主委開始,即分析其最大任務是推動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而王張會也被認為是意在為習馬會鋪路。

有評論人員說,如果馬英九能以現任台灣總統身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其將打造出一個與被批判無能與支持率極低不同的歷史地位,甚至可能得到諾貝爾和平獎。

但支持率跌破一成的馬英九會為了促成自己同習近平見面,而讓台灣全體付出什麼代價引起了台灣社會不安,立法院在王張會前作出的一項決議,要求王郁琦此行不得與國台辦簽署任何文件。

國台辦與陸委會在閉門會議上具體涉及什麼議題及協商結果,外界只能由其各自發佈的新聞稿一窺究竟,新聞稿雙方說法不盡然相同,比如國台辦稱雙方"達成積極共識",陸委會則未提到共識內容。

台灣最大在野的民進黨對此表示台灣政府已"被共識",民進黨並說王張會既不取代海協海基兩會功能,陸委會原希望爭取議題也沒有任何具體進展,令人質疑其定位是"凖政治談判"。

王張交手

在陸委會與國台辦將建立常態性聯繫機制下,王郁琦與張志軍未來會有更多交手機會,而對於兩人首度的交手,台灣蘋果日報的司馬觀點欄目說,兩人對比令人莫名感慨。

司馬觀點說,張志軍是資深外交官歷練豐富,和王郁琦不在同一個檔次,且兩岸談判本質是不平等談判,各種力量與籌碼不平等,中共打的是組織戰,有戰略有戰術,有歷史縱深,各部門協調採立體面向,陸委會的王郁琦則不隻身體單薄,資源也單薄。

蘋果日報是這次被北京拒絕其前往南京採訪的媒體之一,另外被拒絕採訪的還包括了自由亞洲電台。

兩家媒體被拒在中國國境門外,除了在台灣引起對北京的批評外,也受到總部在美國的自由之家的關注,自由之家說這反映出中共擴大影響台港媒體的策略,以及中國政府利用入境簽證來懲罰進行批判性報導的海外媒體。

讀者反饋

王張會若果是認認真真,嚴嚴肅肅的坐下來談,必將是請君入甕,悲劇收場。

王張會若果是只求形式,不著邊際來個風花雪月,必會是相安無事,和氣收場。

<strong>孟光, Hong Kong</strong><br/>

美國實驗了半世紀這種傀儡政權,發現不好用且引發許多反美情緒,所以逐漸放棄,甚至乾脆讓渡給你中國用。

中國跟著美國學這種傀儡政權的結果如何?好用嗎?還要繼續下去嗎?香港特首馬區長結果如何?

台灣選總統你中國要管,連選市長都想指定人選?也難怪台灣社會堅決脫離中國獨立的意識高漲。

BBc說你中國試圖掌控台媒?他弄錯了,你中國是收買媒體人不斷對台灣人洗腦說中國因素、企業家及官商勾結勢力可以決定誰勝選?是嗎?那為何連勝文不敢去見習主席了?為何胡的民調拉不起來?

2012年的殷鑑不遠,如果這餿主意的背後有美國的影子,那你中國就要小心是被利用作媒體反操作,那你中國可虧大了。

<strong>戴珍珠, 台灣</strong><br/>

習最好清楚一件事,就是別陷入馬小圈圈決策陷阱中,跟你談2016國民黨下台後,二岸就無和平的鬼話。如果對,胡用盡所有心力支撐的馬不到二年只剩9℅,接下來到2016能作啥?一輛砂石車撞入總統府,他馬想封凱達格蘭大道回到解嚴前,那種懦弱膽小孬種樣,全民譏諷叫馬乾脆把總統府所有門封掉他從直升機吊入上班就絕對安全了。

至於你習想支持的台北市長是台灣人,但不會講台語,3/4的外省血統,跟大摩有址不清的家族理財來往,四代人中有二代人被叫為漢姦及台姦,這你習真的了解?

阿扁是台灣人的問題,但馬是你中國的。歷史?記得川島芳子或叫金碧輝的愛新覺羅公主嗎?她認同中國嗎?

<strong>戴珍珠, 台灣</strong><br/>

馬金二人與其說親中不如說是執行美國政策,這是多年前美國控制所謂盟邦政權的方式,他們挑選的人有一樣特質,就是對國家沒有忠誠度,且毫無感情。

中國如果不了解,那就用這五年馬金二人把國民黨鬥垮,甚至半公開說與國民黨亳無情義感情可言就可知這二人如何看待台灣與中國了。

2012年大選時,如果不是中美卯下來撐馬,上的人不是宋就是小英,這二人一個協調力執行力夠,一個極其謹慎對二岸關係有深入研究,也許今日二岸和平條約已進入國會開放公聽。

什麼樣的人會瞞著人民簽密約造成輿論嘩然?受過美國民主教育的人會違憲用持務發動政爭?只有傀儡才會一幹再幹沒有羞恥心,因為他們被培育時就明白不使命必達,全家不得好死。

<strong>戴珍珠, 台灣</strong><br/>

國民黨在台灣愈來愈討人厭的原因,就是這些國民黨黨官的言論。什麼時代了?還認為國共二黨說一說無需台灣人同意就可以用新馬關條約簽了算嗎?

9℅被砂石車撞進總統府的總統要拿諾貝爾和平獎?笑死人!如果再加上一個簽下馬關條約的愛新覺羅家族的金溥聰,那就更是歷史上的爆笑事件了。

馬金親中?是嗎?馬全家不是美國籍就是綠卡在身的,上次還有個綠扁帽的美國籍外甥,回來處理被菲所謂阿布耶夫綁架的人質。說穿了,就是以免台灣又出兵打菲律賓讓美國為難啦!

至於金,如果不是國民黨推翻滿清王朝,現在他還是一位貝勒爺,生活無慮。親中?有沒有搞錯?

二個全家上下拿美國籍綠卡的會親中?

<strong>戴珍珠, 台灣</strong><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