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英國學府為何爭相在中國開辦私立學校?

英國威斯敏斯特公學(Westminster School,又譯西敏公學)計劃在中國開辦6間私立雙語學校,希望把賺到的錢補貼倫敦的弱勢學生。
有別於其他在中國教授國際課程的外資私立學校,威斯敏斯特公學表明,會教授中國國家教學課程,但強調會加入「威斯敏斯特課程的元素」。
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對BBC中文表示,中國共產黨是不會容許有人教中國的小孩,一套「有別於共產黨版本」的中國歷史和意識形態的。
賺錢 vs 教學 vs 軟實力?
創立於1179年的威斯敏斯特公學是英國著名私立學校。這所倫敦頂級私校的學費,寄宿學生為每年逾3.7萬英鎊,非寄宿學生則是每年逾2.6萬英鎊。
校方計劃在2028年前在中國6個大城市開辦私立學校,首間私校會在2020年於成都開辦。
威斯敏斯特公學表示,會向6至15歲的學生教授中國國家教育課程,並加入「威斯敏斯特課程的元素」。而16至18歲的學生,則會提供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GCSE)的英國版本課程。
「我們對於能夠在中國影響中國學生教育感到興奮,」發言人說,學校可以對中國學生發揮「軟實力」。
威斯敏斯特公學校長帕特裏奇‧德勒姆(Patrick Derham)表示,此次與中國合作可以深化彼此文化交流。
校方稱中國的私校會預留十分之一的地方,給予一些無法負擔學費的中國學生,而學校在中國所賺取的收入,可以補貼一些經濟有困難的倫敦學生。
對於學校在中國教授中國國家教育課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接受BBC中文訪問時對學校的做法有保留。
他坦言,這麼多英國學府到中國開辦私校,明顯是因為中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
他個人不相信英國學校去中國,帶有任何違背英國價值的壞意圖,但擔心這些私校不了解中國政治環境會如何影響他們的運作。
他說,共產黨壟斷了中國的歷史與真相,不會容許任何人教中國的小孩,一套有別於共產黨版本的中國歷史和意識形態。
中國國家教程包括甚麼?
據中國教育部辦公廳今年6月發佈的一項通知,學校被要求一定要使用當局所公布的教材,一律不得出現提供額外教學輔助資料的各類鏈接網址、二維碼等信息。
而中國今年7月宣佈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指導和統籌全國教材工作,審查國家課程設置及意識形態屬性較強的國家規劃教材。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擔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則是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以及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
委員會成立後不久,新華社便報導,2017年起,中國全國小學生及初中生的語言、歷史、道德與法治科,都是統一使用教育部統編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現行「北京版」、「粵教版」、「蘇教版」等逐步被取代。
報導指,統編教材是要讓青少年「從小打好中國底色」,落實「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而加入了法治教育專冊教材,是要「注重國家主權和海洋意識教育」,及「強化全民族抗戰14年的歷史概念」,新版教材亦講「新疆、西藏、台灣以及附屬島嶼釣魚島、南海諸島作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歷史淵源」。
語言科亦增加了「革命傳統教育」的篇目,教授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人的作品。
目前尚不知道,威斯敏斯特公學是否會根據以上的內容授課。
神秘的合辦團體?
如果外國機構希望在中國辦學,須得到中國教育部的授權。
其中一種是專門讓在中國工作的外籍人士子女就讀的國際學校,這些學校以收取外籍學生為主。
另一種方式則是近年轉趨熱門的「中外合作辦學」方式所成立的私立國際學校,這些學校聲稱提供國際教育課程,協助學生海外升學,加上沒有戶籍限制,深受中國較富裕家庭的青睞。
據中國媒體引述的數字,中國在截至2015年,有256所主力招收中國學生的私立國際學校,這些學校不一定涉及外國機構,有時是民間團體或企業自行成立獲批的民辦學校。
除了威斯敏斯特公學外,哈羅公學(Harrow School)、達利奇學院(Dulwich College)、墨爾文學校(Malvern College)以及惠靈頓公學(Wellington College)亦有在中國開辦學校。
據介紹,威斯敏斯特公學此次計劃與香港註冊的香港斯為美教育科技集團(Hong Kong Melodious Education Technology Group)合辦有關學校。
斯為美教育科技集團的背景是什麼?翻查資料,這所公司在2014年成立。BBC中文向香港多名教育界人士查詢,但都沒有聽聞過這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