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记:英国举行国际研讨会交流打击经济犯罪经验

劍橋大學國際防範經濟犯罪研討會
圖像加註文字,

主辦人:經濟犯罪嚴重威脅金融財政體系的問題,絕對不能忽視。

英國劍橋大學基督學院主辦第28屆國際防範經濟犯罪研討會,包括兩岸、日本、非洲、美國、拉美等數十個地區和國家的數百名學者、專家以及司法人員參加這個為期8天的會議。

雖然這次會議並非官方會議,但是主辦單位指出,通過如此的非官方平台,反而使得各國得以繞過繁瑣的官僚系統,交換辦案心得與情報。

這次主題在如何從防範經濟犯罪,從而避免金融危機的重演。

中國的人民銀行和台灣的法務部調查局以及英國的重大詐騙案件調查局是這次研討會的主要贊助單位。

共同合作

兩岸也派出相當地位的人員參與此次的研討會,例如中國就有銀監會高級人員在會中發表演講。

台灣方面則是由台灣總統馬英九特別指定代表、曾經擔任調查局長的國策顧問吳東明,率領包括調查局副局長、檢察官、資深調查員在內的小組與會。

圖像加註文字,

中國的央行和台灣的法務部調查局都是這次研討會的主要贊助人。

吳東明也在會上發表開幕演講,介紹台灣防範經濟犯罪的經驗和面臨的困難。

與會人員表示,目前共同的困難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為傳統的犯罪行為依舊存在,但是通過犯行者通過高科技手段進行的經濟犯罪手法卻是日新月異。

而且各國在金融危機之後,政府的預算都出現捉襟見肘的情況,調查單位的預算也就面臨裁減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之下,司法單位調查、起訴經濟犯罪的困難度都增加了許多。

困難之處

與會的阿根廷官員就表示,犯行者可以獲取「驚人數額的不法所得」,所以能夠用高昂的價碼來掩蓋罪行、消滅罪證。

相比之下,調查人員就只能以單薄的人力和相對不足的物力來搜集證據、設法起訴犯行者。

此外,國際間對引渡罪犯的不同意見以及繁瑣的法律程序,使得犯行者得以在事跡敗露之後仍然能夠遠走他國,逍遙法外。

研討會主辦者也特別指出,他很樂於見到兩岸都是本次研討會的主要贊助人,意味著兩岸未來有望在這方面攜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