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我參選英國國會議員的初次體驗

  • 何易
  • 保守黨國會議員候選人
何易和卡梅倫

圖像來源,

圖像加註文字,

作為第一代華人移民參選,此次大選給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英國社會的包容性和開放性。

作為第一代華人移民參選,此次大選給我感觸最深的便是英國社會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對於這次探險旅途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悟到的、所學到的和所獲得的,我非常感激!

2004 年,18歲的我背上行囊,懷著對父母和家鄉的依依不捨,踏上了海外這條求學之路。想必跟很多留學生一樣,我當時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最擔心的問題是遠離父母后,如何填飽肚子、又如何順利完成學業。當年完全不曾想過自己在11年後,會有幸成為一名議員候選人並參與2015年英國大選的角逐。

圖像來源,Heyi

圖像加註文字,

與英國前外交大臣黑格在西南威爾士的競選活動

接觸英國政治並不是源於偶然。從大學裏參加的學生社團、長期以來從事的社區和慈善工作、經常參與的中國和威爾士間的語言文化交流,以及工作以後加入的工會組 織,從某種程度上講都是一種政治經歷和鍛煉。在英國呆了這麼些年,有一點很明確的感悟,那就是當在受到委屈和遇到困難時,如果自己不把問題反應出來,別人 即使想幫你,也無能為力。或許是因為中華民族謙虛、務實的傳統,我們在遇到困境時,往往是選擇沉默,並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予以克之。我個人認為這可能也正 是華人在英國社區少有發聲、參政人數不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圖像來源,Heyi

圖像加註文字,

與中國駐英大使劉曉明一同出席英國國會2015年中國新春慶典活動

正式加入保守黨則是在2011年,從此以後黨內大大小小的活動幾乎一次都沒落下,也更積極地參與到英國的政治和社區活動。在經歷了近1年的凖備、申請和層層考核之後,終於在2014年的聖誕節前,正式獲選成為保守黨威爾士Aberavon選區的國會議員候選人。

競選過程很辛苦,但是也學到了很多、接觸了很多和成長了很多。5月7日,大選日,一大早我們的團隊便出門了,大家分成3至4人的小組忙走於選區的投票站和各 個區域。西南威爾士的「作戰指揮中心」設立在斯旺西(Swansea),大家每隔2、3個小時匯合一次,匯報「實時戰況」和討論下一步具體操作,期間大家 也有通過手機和短信隨時保持更新。直至晚上9點,我所在的小組走訪了最後一戶選民後,急著趕回住處,換洗之後,直奔設立於Neath Sports Centre的Aberavon數票站。計票於晚上10點半正式開始。

在經歷了數小時焦急的等待後,5月8日清晨近4點,Aberavon選區選舉結果正式公布:

  • Mr Stephen Kinnock, the Welsh Labour Party, 15,416 (49%);
  • Mr Peter Bush, the UK Independent Party, 4,971 (16%);
  • Mr Edward Yi He, the Welsh Conservative Party, 3,742 (12%)

圖像來源,Heyi

圖像加註文字,

選區拜訪選民

雖然這次未能在Aberavon勝出,不過本屆大選,在英華人創造了歷史:最高人數的華裔候選人參選,以及誕生了第一名華裔國會議員。除了對Alan Mak的成功深表祝賀以外,我很衷心地希望這次歷史性的突破更夠帶動和鼓舞更多的在英華人參政議政。

繁忙的競選結束後,這周回到了我的工作崗位,從GE(General Election)返回到了GE(General Electric),繼續我的本職工程師工作。親友、同事、同學、媒體朋友還有好多人一直以來的關心和鼓勵,很是讓我感動,我也想真誠地道一聲謝謝!

儘管這一路走來的波折起伏在內心久久不能平複,關於對未來的打算,我只是想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責編: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