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口稱新加坡峰會仍有可能 特朗普變卦了?

South Korean TV screen shows images of Donald Trump and Kim Jong-un side by side

圖像來源,AFP/Getty

一天之內,朝美會談前景再次出現變化。周五(5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原定於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會談仍有可能舉行。

「我們等等再看看。(會談仍)有可能在(6月)12日。我們正在和他們商談。他們很想會面,我們也想這樣,」特朗普說。

不過就在前一日,特朗普致函金正恩,說近期朝鮮的「公開敵意」讓美國不得不取消新加坡會談。朝鮮隨後發表聲明,稱仍願與美國對話。

當日朝中社發表朝鮮副外相金桂冠談話文,文中對會談突然取消表示「意外及十分遺憾」,同時表達朝鮮意向,稱「無論何時,以何種方式,我們有意與美國面對面坐下來解決問題」。

對特朗普前一日取消會談的決定,有分析認為此舉是受中美與中朝關係影響,有人認為這是特朗普團隊的外交策略,但也有聲音表示這反應出特朗普在外交上的漏洞。

意在瞄凖中國?

習近平與金正恩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與文在寅會談後,金正恩第二次前往中國與習近平見面。

鑒於近來中朝關係迅速回溫,同時中美關係由於貿易分歧及朝鮮問題等變化多端,一些分析人士將朝美會談破裂與中國聯繫在一起。

金正恩今年已分別在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會談前後兩度訪華,與習近平會面。雖然朝鮮最近態度變化是否與中國有關尚無定論,但有證據顯示,特朗普對此有些介意。

22日文在寅訪美時,特朗普曾在白宮表示,金正恩在第二次會見習近平之後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對此他「開心不起來」。

美國國家利益中心防務研究主任卡齊亞尼斯(Harry Kazianis)認為,在中美兩國貿易糾紛持續的狀態下,朝鮮很有可能是中國處理中美貿易關係的一張牌。「(中國可能認為)我可以幫你解決朝鮮問題,也可以放鬆我的邊境,軟化你的極限施壓行動,」他向美國媒體《國會山報》(The Hill)如是稱。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文日鉉則表示,特朗普的舉動「是將刀尖對凖中國」。文日鉉告訴韓聯社,特朗普對中國試圖打破美朝韓三方局面一向不滿,目前狀況讓中國十分為難。

中國延邊大學教授金強一也向韓聯社強調,伴隨中朝關係轉好,中國表示出介入朝鮮半島局勢的姿態,特朗普此舉「有強烈警告中國的意味」。

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周四曾聲稱,沒有證據顯示中國正在減輕對朝壓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25日表示,希望朝美雙方「珍惜這段時間取得的積極進展,保持耐心,繼續致力於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彼此關切」。

外交失誤還是談判策略

特朗普與文在寅

圖像來源,EPA

圖像加註文字,

韓國總統文在寅剛剛結束訪美日程。

BBC外交事務記者喬納森·馬庫斯(Jonathan Marcus)認為,特朗普取消新加坡峰會暴露出特朗普外交團隊「過度樂觀,缺乏經驗或現實主義精神」等一系列問題。

馬庫斯稱,特朗普團隊極度個人化,且「功能不健全」。他指出,這次峰會本身條件就不成熟,面對如此複雜的情況以及雙方間「看似無法跨越的鴻溝」,雙方凖備時間太短,所做的預備工作遠遠不夠。

當初舉辦峰會的決定已經顯示出「特朗普對自己交易促成人身份過於自信」,但「外交事務並不是這麼運作的,」馬庫斯表示。他還提及美國目前在許多亞洲外交事務的職位仍然空缺,外交系統的許多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到位。

也有人將取消會談解讀為特朗普施展自己的「談判策略」。《國會山報》報道提到,一些共和黨議員認為特朗普是在運用自己《談判的藝術》一書中的策略——隨時凖備好退出談判。美國共和黨參議員英赫弗(James Inhofe)發表聲明稱,這是特朗普堅持「對朝會談態度強硬且目標明確」的結果,只要繼續在經濟與外交上孤立朝鮮,朝鮮早晚會重回談判桌。

然而正如馬庫斯所說,特朗普團隊已經做出一系列重大外交決策,美國與全世界都必須承受所有後果。

特朗普的突然決定

特朗普周四(5月24日)致函金正恩,稱由於朝鮮的「公開敵意」,決定取消原定於6月12日的朝美領導人會面。

「很遺憾,基於在你最近聲明中展示的極度憤怒與公開敵意,我感覺目前舉行這一籌劃已久的會談並不合適。」特朗普在給金正恩的公開信中這樣表示。

特朗普隨後向記者表示,取消會晤對朝鮮和全世界都是 「挫折」,稱美國軍方已做好必要凖備,韓國與日本也已凖備好「應對朝鮮愚蠢或魯莽的行為」。

但美朝兩國仍對會談留有餘地。「(未來)某一天,我還希望與你見面,」特朗普在信中寫道,同時向金正恩釋放美國人質表示感謝,並透露他們已經與家人團聚。

朝鮮方面則在金桂冠談話文中指出,朝鮮願為「朝鮮半島及世界獲得和平與穩定付出一切努力」的目標沒有改變,特朗普的決定與這一「全人類的願望」不符,但朝鮮仍會 「一直寬宏大度,以開放的心態給予美方時間與機會」。

雙方發表過怎樣言論

一名朝鮮高官本周稱,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關於朝鮮將有利比亞式結局的言論「很愚蠢」。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在棄核8年後,於2011年被叛軍殺害。

金正恩高級助手崔善姬表示,朝鮮不會「乞求」對話,並警告如果外交失敗會導致「核對決」,並堅稱不會單方面放棄核武器。

她補充道:「作為一個參與美國事務的人,我無法抑制對這位美國副總統無知愚蠢言論的驚訝。」

「無論美國是在會議室與我們見面,還是核對決中與我們見面,完全取決於美國的決定和行為。」

音頻加註文字,

金正恩特朗普嘴仗全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