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中國再派大禮 債務和貪腐問題顧慮依舊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舉行的中非論壇峰會宣佈,中國將在未來三年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援助,支持非洲產業、貿易、環保等建設。他還特別提到,這是岡比亞、聖多美和普林西和布基納法索在2015年南非峰會後,首次參加這個論壇。這三個國家先後與台灣斷交,並與中國建交。
中方提供的援助中,有150億美元是無償援助、無息貸款和優惠貸款。習近平又說,中國與非洲合作「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中方願意與國際合作伙伴共建「一帶一路」,中國也將堅定不移對外開放,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習近平又宣佈,將向非洲青年提供職業技能培訓,並提供5萬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並邀請2,000名非洲青年來華交流。
這次峰會有50多名非洲國家領導人出席,但台灣目前唯一在非洲的邦交國史瓦帝尼(eSwatini;中國大陸仍慣稱其舊名「斯威士蘭」Swaziland)與中國沒有正式外交關係,因此並沒有獲邀出席。
圖像來源,Reuters
習近平與布基納法索總統羅克·馬克·克里斯蒂安·卡波雷檢閲中方儀仗隊。布基納法索今年五月與台灣斷交,轉而與中國建交。
大手筆援助
香港科技大學新興市場研究所副教授沙伯力(Barry Sautman)接受BBC中文採訪時表示,這次中非峰會其中一個重點仍然是中國在非洲的基建投資,但中方擴大在非洲製造業和教育上的投資也值得注意。他舉例說,埃塞俄比亞是中國投資非洲製造業的「模範」,但中方在肯尼亞、加納等國的製造業都有投入。他認為這是非洲領袖在基建以外,最希望中方投放資金的領域。
論壇舉行同時,繼續傳出有關中國與個別非洲國家各類合作建議的消息。其中,津巴布韋媒體報道,該國正尋求中國價值20億美元的援助。正在中國訪問的津巴布韋外交部長莫約(Sibusiso Busi Moyo)表示,他正尋求對方協助津巴布韋發展出口貿易,以求增加津巴布韋的外匯收入。
圖像來源,CNA
2018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會場外布置大型花壇。
另外,中國據報同意向贊比亞提供價值3,000萬美元,協助該國發展一個經濟特區的供電設施。贊比亞總統倫古(Edgar Lungu)也與中國一些鐵路公司代表舉行會談,引述對方指中資公司有興趣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Lusaka)興建通勤鐵路,改善市內交通。
埃塞俄比亞總理艾哈邁德(Abiy Ahmed)日前也與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胡曉煉會見,尋求對方重組埃塞俄比亞的債務。
蘇丹官方媒體也報道,中國將向蘇丹提供5,850萬美元援助,在蘇丹興建雙方「早前同意」的項目。報道沒有提及這些項目的詳情,但它引述習近平周日(9月2日)與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指,石油交易是兩國合作的「骨幹」,中國將鼓勵中方企業增加在蘇丹的相關投資。
賄賂疑慮
圖像來源,AFP
中國對非洲的援助包括為非洲聯盟興建新總部。
中非論壇舉行之際,外界繼續關注中方大舉投資會否令非洲國家陷入債務危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SAIS-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數字顯示,中方對非洲的貸款近年逐漸增多,2016年發出的最新報告更顯示,非洲各國政府當年從中方取得約300億美元貸款,是有紀錄以來最多。
國際貨幣組織(IMF)今年四月警告,約40%的低收入非洲國家已經或即將面臨債務壓力。IMF的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中,乍得、厄立特里亞、莫桑比克、剛果共和國和津巴布韋已經面臨債務壓力,而贊比亞和埃塞俄比亞也有「很大可能」要面對同樣問題。
BBC非洲商務編輯馬多沃(Larry Madowo)分析指,美國有《反海外腐敗法》(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等法規,專門規管美國公司在外國不可以用賄賂等不正當方式在當地取得合同,但中國就沒有類似的法規。
美國知名經濟學家施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曾批評西方對中國在非洲投資的抨擊其實是「出於妒忌」,但他也承認中國在非洲投資的確有貪污的隱憂。他接受BBC訪問時指出,非洲各國政府有責任令相關投資變得「更透明」。
但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沙伯力形容,「中國故意令非洲國家陷入債務陷阱」這種說法是個「陰謀論」,因為根本沒有證據支持這個論點。他舉例說,吉布提外交部長優素福(Mahamoud Ali Youssouf)今年三月與到訪的時任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出席聯合記者會時指出,吉布提的確有負債,但比率只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4%,其他國家例如日本的負債佔GDP比例超過200%,吉布提的負債是「可控的」。
路透社也引述一些非洲國家的官員指,中國提供的貸款條件始終要比歐美國家提供的條件好。非洲發展銀行總裁阿德西納(Akinwumi Adesina)接受BBC採訪時指出,外界對中國的行為十分緊張,但他不同意。「我認為,中國是非洲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