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鸿:汤加故地重游

  • 約翰∙皮克福德
  • BBC記者
南太平洋的小島國湯加
圖像加註文字,

南太平洋的小島國湯加

自從世界遭受經濟危機以來,各國要求「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就連南太平洋的小島國湯加也要加入改革的行列。國王圖普五世曾表示會將權力交給國會,放棄權力,走向民主。31年前曾經走訪過湯加的BBC記者約翰∙皮克福德故地重遊,親眼目睹這個島國所發生的變化:

我1978年訪問湯加時得到的印象仍然很深刻,當時我乘坐一輛破爛不堪的小巴去機場,道路上沒有鋪柏油路面,汽車走過時塵土飛揚。

突然,小巴身子一歪衝進一條溝裏,就不能動了。

此時,我看到一輛黑色轎車從遠處飛駛過來,兩邊還有騎摩托車的警察護衛。

我的司機喊道,「國王的汽車!」此時此刻,我看到湯加國王圖普四世坐在皇家豪華轎車的後排座位上。

到了2009年,湯加的道路已經有很大改善,而且還有了一位新國王:喬治∙圖普五世。

他和父親一樣,在高速公路上仍然威風凜凜,但是幸運的是,人們很容易認出他來。

這位61歲的單身國王酷愛穿軍禮服。在不承擔禮儀上的職責時,他就開著一輛上世紀50年代的倫敦黑色出租車兜風。

湯加總是被誇張地描繪成南太平洋的滑稽島國,但是當地的真實生活更能引起人們的興趣。

湯加全國人口12萬,分佈在170多個島嶼上。湯加是太平洋中唯一沒有受到外國殖民統治的地區。

支持民主

圖像加註文字,

湯加國王圖普四世

喬治·圖普一世統一了湯加,一直沒有被帝國主義列強所征服,並在1875年頒布了當時最進步的憲法。這是全世界第三部最早的憲法。

但是自從我首次訪問湯加以來,這個王國經歷了困難的轉型過程。

一位政府部長向我形容當時的局勢時說:「你很難想像,湯加要擺脫19世紀的形像意味著什麼。」

湯加政治改革是20年前首先從民主運動開始的。反對黨資深議員波希瓦是這個運動的創始人。現任首相塞韋萊也積極參加了這場運動。

但是老國王的保守態度使民主改革的勢頭受阻。喬治·圖普四世統治湯加長達40年,直到2006年才退位。

然而在政治層面之外,湯加很難抵禦全球化的影響。首都努庫阿洛法只能算是一個小城鎮,但是將傳統和現代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一天傍晚,我沿著海濱散步,路過一個木雕作坊,一個女子韻律操訓練班,還有一個新建的中國大使館,看上去很氣派。我還看到一名男子站在齊腰深的海水裏漂洗樹皮布。

這是一種用嫩桑樹皮製作的土布,製作方法可追溯到古代波利尼西亞,目前在湯加仍在使用。

貧富懸殊

圖像加註文字,

湯加地圖

在湯加社會中,特權階層與平民階層之間存在巨大鴻溝。這也許是湯加歷史留下來的最嚴酷的遺產。

卡洛女士一家人居住在一個沒有窗戶的三室一廳的房子裏,距離新建的豪華王宮步行只有10分鐘的路程。

卡洛女士做清潔工,他丈夫在麵包房打工,家裏還養了13隻豬,依靠這些收入來維持五個孩子和繼母的生活。

家裏剩下的錢就捐給教會。在湯加社會中,教會是家庭以外最重要的組織。

卡洛女士今年34歲,身體很結實,表情很冷靜,兩眼炯炯有神。她說,她確實期待改革,但是她希望繼續保留國王。

不過,在這裏你也能聽到憤怒的聲音,其中包括一位年輕人。他向我出售幾件骨雕作品之後,就開始大談政治。

他對王室的特權,特別是他們免費旅行的特權感到強烈不滿。他還向我做了一個鬼臉。

「如果我們像薩摩亞那樣,受到過殖民統治,那就太好了,」他憤憤不平地說著。

公眾不滿

圖像加註文字,

「阿什卡公主」號渡輪的沉沒,進一步損害了公眾對政府的信心。

最近幾年發生的兩個事件使湯加的政局不穩。

2006年11月16日,這個日子已經深深地刻在國民意識中。由於民主改革進程沒有取得進展,引發街頭暴力。

湯加首都商業區60%被破壞,造成7人喪生。

今年8月,湯加政府新購買的「阿什卡公主」號渡輪沉沒,造成74人喪生,進一步損害了公眾對政府的信心。

沉船事件發生後轉天早晨,國王啟程前往蘇格蘭度為期3個月的年假。

「這種做法實在不好,國王應該取消度假,」卡洛女士說。

但是,公眾最大的不滿主要集中在政府被指稱購買了一艘安全不達標的渡輪。

在這個背景之下,憲法委員會建議將君主手中的權力過渡到議會手中。這一改革具有很重要的歷史意義。

不過,湯加仍然保留著一些19世紀的傳統。

目前,國王仍然是國家元首,議會中26個議席中有9個是由世襲貴族來擔任。

甚至還有人建議,新時代的第一位首相也應該來由世襲貴族來擔任。一些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穩妥的妥協方案,甚至一些資深民主活動人士也持這樣的觀點。

面對19世紀的傳統即將結束的時候,湯加人有一種希望與恐懼並存的複雜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