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田访华匆匆:气氛柔和难题依旧
- 童倩
-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圖像來源,AP
這是野田佳彥擔任日本首相以來首次訪華
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周一(12月2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先後與中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談後,結束了21小時的正式訪華行程、下午回到了東京。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因日程安排困難,日本政府期待野田與候任中國領導人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副總理李克強的會談都沒能實現。
野田與胡錦濤的會談,是在周日總理會談的基礎上,確認了兩國面向明年建交40週年,包括金融、環保、節能等方面合作,加深戰略互惠關係的意向。
兩首腦還達成為促進兩國信賴關係,明年上半年中國首腦訪日的協議。
野田重申要求中國「冷靜與積極地參與」制止朝鮮開發核武器的行為,並希望中國進一步協助解決朝鮮綁架日本人的問題。
他還與胡錦濤確認了維持朝鮮半島非核化與和平、安定局勢是中日共同利益,兩國加強緊密合作的意向。
氣氛柔和
胡錦濤和野田見面時,與周日中國總理溫家寶站在原地、神情略顯緊張地等野田上前時握手的姿態不同,他迎向野田、趨前幾步握手,面帶笑容、神情柔和。
雙方會談一開始,胡錦濤就說:「在很短的時間裏,我們已經見過兩次面。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週年前夕,總理閣下的訪問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利於進一步加深中日戰略互惠關係。希望就兩國關係和兩國的共同利益交換意見。」
面對柔和姿態,野田也沒像與溫家寶會談一開始就說:「金正日死去,東亞局勢出現了新的局面」等朝鮮問題。
野田對胡錦濤說:「中國的發展不僅是日本,而且是國際社會的機遇,加強兩國關係是解決地區和國際問題不可欠缺的條件。希望在昨天與溫家寶總理討論加深兩國戰略互惠關係,得到很多成果的基礎上,今天與主席先生從大局觀點來討論」。
難題依舊
野田訪華的連串會談除了達成協議、共識和簽署《海上搜索、救援互助條約》等預計內容外,野田也再三重申日方希望盡快恢復締結合作開發東海資源條約的談判和要求中國放寬日本食品進口等問題。
但到野田回國為止,日本沒報道說明溫家寶和胡錦濤回應野田的這些要求。
雖然中日都宣稱首腦會談確認了對朝鮮問題一致的意向,但連日本親中大報《朝日新聞》周一也說,中日對朝姿態微妙不同。
日本與美、韓共同步調,與中國是「希望緊密交換意見和情報」,而中國則是支持金正恩後繼體制,中國傳媒也隻字不提野田敘述的日本立場。
《朝日新聞》分析說,中國外長楊潔篪發表明年1月的外交展望是「進一步構築良好的外部環境」,展示明年中國完成領導人交替前的內政敏感時期,外交也以安定優先的策略。
報道引述中國外交部官員在野田訪華前說:「希望首腦會談盡量不要提矚目難題」。
《朝日新聞》也引述首相官邸的消息說,野田政權遭遇輿論批評金正日去世後內閣對應不良時,訪華討論朝鮮問題是野田政權越過批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