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耶穌墳墓修復工程開始

圖像來源,EPA
聖墓教堂修復工程已經開始
一群專家在耶路撒冷開始修複耶穌墳墓,這是兩世紀內首次進行的修復工程。
工程目的是加固及保存聖墓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re)。
負責運作聖墓教堂的三個教派的分歧令修復工程拖延多年。
不過,希臘正教會、天主教會及亞美尼亞使徒教會達成共識,一致贊同聖墓教堂進行修繕。
神龕將是修復工程的重點。基督徒認為,神龕就是耶穌身體受膏、被裹在布條及埋葬的地點。
上一次的修復工程在1810年一場火災後開始。
希臘正教會、天主教會及亞美尼亞使徒教會負責管理聖墓教堂不同部份的,不過卻共同管理神龕。
「對等的決定」
圖像來源,AP
神龕將是修復工程的重點
三教會的關係有時會變得緊張。2008年,希臘正教會與亞美尼亞使徒教會神職人員先口角,繼而打鬥。不過,以色列文物局去年指聖墓教堂結構不安全,警察曾暫時關閉教堂,令到三教會共同決定進行修復工程。
亞美尼亞使徒教會領導山繆‧阿格霍揚(Samuel Aghoyan)說:「我們的決定是對等的,修復工程有所必要,所以我們同意進行工程。」
修復工程的科學人員說,神龕結構穩定,但有些變型。加上多年以來與水份及蠟燭煙霧接觸,神龕需要進行修複。
另外,神龕亦需就地震的風險進行工程。
修復工程需時約8至12個月。工程進行期間,信眾仍可到訪教堂。
三教會將各自投放330萬美元。另外,約旦國王阿卜杜拉二世亦有個人捐款。
1967年的阿以戰爭前,約旦控制耶路撒冷的舊城區,就是聖墓教堂的所在地。約旦現時仍出力保衛伊斯蘭教及基督教的聖地遺跡。
以色列約旦擬降低耶路撒冷聖地緊張局勢
美國國務卿克里說,以色列和約旦已達成協議,同意採取措施降低耶路撒冷聖地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