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朝鮮銀行涉參與核項目遭中國調查

韓國《中央日報》引述消息來源說,包括朝鮮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的雇員在內的朝鮮駐華人員和貿易人士正在接受中國當局的調查。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韓國《中央日報》引述消息來源說,包括朝鮮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的雇員在內的朝鮮駐華人員和貿易人士正在接受中國當局的調查。

據韓國媒體報道,中國正在調查朝鮮一家銀行的多名高層人員,據信這家銀行提供資金,協助朝鮮非法採購核項目相關武器及物資。

美國白宮上周表示,在朝鮮9月9日進行第五次核試驗後,中國和美國已同意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和執法渠道加強合作。作為朝鮮唯一的主要盟友,中國反對平壤的核武和導彈發展計劃。

韓國《中央日報》周一(26日)引述消息來源說,包括朝鮮金融機構——朝鮮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的雇員在內的朝鮮駐華人員和貿易人士正在接受中國當局的調查。

中國鴻祥集團一直向朝鮮出口核開發相關物資的事實爆出後,上月中國當局逮捕了該集團董事長馬曉紅(45歲)等人,並正集中進行搜查。

該報道指出,鴻祥集團一直與朝鮮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進行秘密貿易,開展貿易貸款結算和匯款等業務,還通過與該銀行合作,投資設立了物流子公司——鴻祥實業物流有限公司。

消息來源對《中央日報》表示:「中國當局掌握的情況是,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今年3月被聯合國安理會2270號決議指定為關閉對象,但最近根據中國當局調查的情況顯示,該銀行遷移了辦公室,一直不掛牌進行秘密營業。作為負責人的李一鎬(音)暫時返回朝鮮,因此其下屬副代表級幹部正在接受調查」。

中國消息來源透露:「丹東海關某課長等20多名丹東地區公務員涉嫌為馬曉紅提供方便,目前正在接受調查」。

據報道,馬曉紅一直受到前朝鮮二把手張成澤庇護,但2013年張成澤被處決後,該公司更加發展壯大。對此對朝消息靈通人士表示:「這其中有更加堅固的『上線』,我們猜測認為應該是朝鮮勞動黨委員長金正恩或朝鮮軍方。」

朝鮮光鮮金融會社主管外貿,2004年起在中國丹東設立分行,多年來,幫助平壤當局獲取了數十億美元價值的外匯,使朝鮮政權得以有財力開發核武器和彈道導彈項目。

2013年,在聯合國作為對朝鮮進行核試驗的反應而通過制裁朝鮮決議後,中國關閉了這家朝鮮金融機構在華分行,還要求中國大型國有銀行關閉在光鮮銀行的戶頭。

中國官方媒體也對此大為宣傳。但事實上,可以繼續通過諸如丹東銀行等地方銀行向朝鮮匯款。